•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孙润波 陈万蓉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荣丁镇中心校   孙润波  陈万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为了让教育健康发展,就必须让教育融入生活。在教育部颁布的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栏的“综合性学习”部分明确要求:“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些诸多要求就间接说明了小学语文教育必须生活化。必须让小学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提升起到帮助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

    语义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学科,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多少年来,由于一直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一些地区的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尺子的严重影响,教师为了应付教学质量评价,只得实施应试教育,改变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充当“听众”的角色。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浪费了学生与教师的大量精力,而且最终的教育效果和质量也很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将本身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意蕴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单纯的语文技艺和语文知识的传播,甚至畸变成了一种抽象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从而造成了语文知识与生活的严重分离,最终使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品格和价值遭到弱化。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也是积极响应“大语文教学观”需要。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背景,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促使其更好地理解来源于生活的文章。小学生自身因素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从学习目标来看,小学语文知识主要学习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这些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生活理念,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再从语文中感悟生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奇妙的大自然和沸腾的社会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走进学生的心田,让生活化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通过应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元素的组合,把教师、学生以及生活素材等多维因素进行紧密结合,把学生和社会进行有效关联,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学习动机,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出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增加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亲切感,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无处不在的特性,最终深刻理解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就以轻松心态投身学习之中,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二)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年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如学习《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常见,但平时学生很少去认真观察过,教师就可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因为有了第一首感性材料,就会轻松多了。

    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语文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他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的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克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保证其他各元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点击次数:30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