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高效的阅读,我怎么做? 姜受红
有效、高效的阅读,我怎么做?
——让“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学科落地生根
◎ 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中心学校 姜受红
作为有着二十多年教育生涯的一线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应是阅读和写作;主阵地应是课堂;教材应是我们的武器;指挥官就是我们语文教师了。利用教材,在四十五钟的课堂里,有效、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深思如何打赢的战斗。笔者前不久执教了八年级《云南的歌会》一文,我以此为例,从三个方面,主要谈谈“有效、高效的阅读”,我——教师怎么做的。
一、从教材的地位和教学目标的确立上
1、 我查阅了《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写到:7——9年级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达到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尝试运用合作的方式”等。翻阅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P147“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立足点……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情感”。
2、为此,我确定的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上,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章中重要的词、句,并积累这些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过程与方法上,初读整体感知、细读局部研讨、品读赏析字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体会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对人类、大自然、艺术的品味和赞美。它们与《课标》及单元说明是相吻合的。而且它们的一一确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必先了解歌会的特点;作者用形象的字词句描绘歌会,所以第二个目标是揣摩品味字词句;因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感情,所以品味字词时,感情不呼也欲出!
3、八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水平上处于一知半解朦朦胧胧的状态。尤其是针对“品味字词”这一中考热点、难点,更是能力低下。所以我把“揣摩品味重要的字词句”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有效、高效的课堂,来自于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
二、从教学流程上
1、本堂课由三个板块构成,依次是【板块一、预学感知内容】、【板块二、互学探究文意】、【板块三、评学总结全课】。第一个板块的“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内容”,学生的回答是:“本文描写了云南的歌会”,我紧接着问“描写了云南的几种歌会?”,巧妙自然的引入第二个板块:“探究三种歌会的不同之处”;第二个板块“揣摩品味字词句”后,教师总结:“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云南的歌会,你能否用一、二句形象的语言口述你熟悉的一个人或者花、草、叶等?”,顺势进入第三个板块。时间的分配上,第二个板块是重点,所以时间分配上是20多分钟。
2、预学的任务:把握生字词的音、形、意;有整体感知,划出关键字词句;配套的训练题有:注音、释义、填表格。这样的学习任务不需要教师的参与,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举例如下:
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读不准、不理解意思的字词;同时划出云南的歌会与你见过的演唱会、歌会的不同之处;补充成语和词语:词语的括号里注音,并在题后括号里写出意思,口述成语意思。再读课文:一一划出唱歌的人、地点、内容、方式、目的。(划出关键的字、词、短语、句);仿照第二个歌会的名字,给一、三歌会命名。
3、合作互学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从人、景、场面中分别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一、二个,从中标注出最喜欢的字词一、二个;感情朗读二、三遍(语气轻重、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喜欢的句子和字词,说说喜欢的理由。“划、标注、感情朗读、说理由”这样的任务可操作性强,“你喜欢的”“最喜欢的”等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喜欢的理由”,实际就是“揣摩品味字词句”,是重点,也是难点,此时,合作探究、点拨尤为重要。
4、展示交流,师生评学:首先是喜欢字词、句的理由;用比喻、拟人或者描写的表达方式说一两句话:花、草、叶或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或者背出你积累的美句也行。既强化了重点,又由阅读延伸到写作。当堂检测的试题,既有基础知识:注音,又有围绕本节重点设计的“品味字词”练习题。
5、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
(1)朗读:朗读片段中,划出喜欢的句子;朗读句子同时,标注喜欢的字词时。朗读时,必须至少读二、三遍,明确提出情感朗读:语气轻重、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方法引领:“说说喜欢这个句子或者字词的理由(不能说出理由,请反复朗读美句,最好熟读成诵)(可从描写、修辞、感情等角度) 例如:“ ”这个词,用了 描写(外、语、动、神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物 ,表达了作者 感情”等。其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物 ”教师预设是个难点,又辅之以“温馨提醒:生动形象地写出 :你可以在赏析的字词前加“为什么”,答出原因,就知道特点是什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为什么会“钻”,因为小草顽强、有力,有生机活力。所以这个词写出了小草顽强、有生机、有活力的特点。教师举《春》的例子,联系旧有的知识,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克服畏难的情绪。悄无声息地,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
6、教学媒体:导入时,播放了一段歌会的视频,可以说人美、景美、歌声美,激起了学生兴趣;三种歌会的不同之处,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这一丰富的内容,容量大;欣赏人、景、场面三个片段,品味字词句时,课件的右面呈现的或者是“穿着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小银片葱花绿布围裙”的赶马妇女,或者是“开满杂花的山路”,或者是几百人唱歌的场面,左边呈现的是优美的句子,最下方呈现的是“品味字词句”的方法。这张PPT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品味字词句的方法,从描写、修辞的角度,用怎样规范的语言表述,这是重点、难点,评学环节的课件上有张PPT集中呈现。总之,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运用实时、适度、高效。
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源自于:严密的课堂组织,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具体易行的任务、方法,辅之以恰当的媒体资源以便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生本理念上:
1、每个板块的学习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没有教师的参与,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可独立自主完成,比如:自主预学板块:边读边划出读不准、不理解意思的字词;同时划出云南的歌会与你见过的演唱会、歌会的不同之处;补充成语和词语:词语的括号里注音,并在题后括号里写出意思,口述成语意思。再读课文:一一划出唱歌的人、地点、内容、方式、目的。(划出关键的字、词、短语、句);仿照第二个歌会的名字,给一、三歌会命名。
2、学习的方法上:默读、朗读,个别读、集体读,嘴读手写、圈点批注;学习的方式上:独学、互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见上文“方法引领”,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但是时效性强,效果明显,以及联系旧知识《春》去突出重点,运用MP4歌会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等。
教师能俯下身子,切切实实,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可行易操作的任务和方法。这也是课堂有效、高效的重要原因。
在以后的每节课中,我要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目标的指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力求课堂的有效、高效。“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此,“核心素养”才会在语文学科生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