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尹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云龙小学校    尹露

    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教育者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的研究很有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进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情感以及怎么实施。
      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她的人文性与情感性,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和体会这种情感的初始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要融入这种情感的教育尤为重要。它以识字为基础,阅读为方式,达到以情促学,以情动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结合语文这个载体,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从而使学生在教师鲜明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下,体会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以及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培养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情动而辞发,情动而理一明。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这样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教师必须作到贮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于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己要满腔热情,并把自己的热情化作一种强大的感召力,然后充分利用这种强大的感召力去感染学生,因为感染更富有艺术性,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心理学的规律。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握和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更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增加情感的深刻性、丰富性,使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向高层次升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方式

        1、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状态下进入地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几句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又如在教学《草原》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文中优美的草原风光图:蔚蓝的天空,茫茫的绿色草原,洁白的羊群,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面,充满着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如果再配上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入景、人情。情景交融之中,学生驰骋想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情感的波澜也被掀起了,由此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风光的无限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2、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学生感受和理解教材,获得良好语感并陶冶情感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让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自觉的欣赏、参与,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教师朗读,学生欣赏,忽略了学生品读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文章的丰富情感。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自己朗读,指导学生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要帮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涵的情感定好朗读基调。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情感,并使其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也因此才能体验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3、体验情感,以情引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自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裁,几乎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教《乌鸦喝水》一课,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情况下水会溢出来,什么情况下水是溢出不来的。便得出结论,乌鸦能不能喝到水也是有条件的。通过这一事例,我们也会受到一些启发:课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当学生也感受到文中的情境,体悟到作者的情感,他们就会更加细心地去感悟生活,并从生活中捕捉奥妙。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景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可以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素养,从只会教书到重教书更重育人,以适应时代要求的迫切要求。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和情感内涵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

     


    点击次数:210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