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马佳英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 新疆和田县北京高中学 马佳英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本文就是基于高效课堂,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立足课堂,善教激趣,减负增效,构建起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正确研读文本,释放高效课堂能量
1、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立足学生实际,学识层次,依据教学目标,综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髓提炼出来。
2、多元化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3、超越性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敏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思维更开阔、文学素养更厚实、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学生学习
1、以情激趣。英国学者罗素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可从生产、生活实际等现象、故事报道等入手,或激起疑问,或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争辩。
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由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三、用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少数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担心学生探究不出教师所期望的结果,或是担心探究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有的教师是学生刚开始探究就把结果告诉学生,有的则是刚探究几分钟就草草结束,使学生探究流于形式,成了花架子,没起到探究的作用。学生探究不能浅尝辄止,不能玩花架子,必须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探究的深度不够,就说明教师的这节课不成功。在教学中要以一个“动”字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相伴而行。
四、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高效探究
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激情引导学生。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开放字词教学。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对生字词进行了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似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掌握提问主动性,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以此提升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在这以前,一般要对上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提供需要的教学参考书等,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
五、激励评价学生提高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在探究学习后,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精神上得以支持,心灵上得以安慰,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有思维、有见解、有创新,充满自信。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昵的手势、一个鼓励的笑容,一声赞美的语言,都会使他们倍感亲切,受到鼓舞,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动机,彰显个性。
总之,只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才能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