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自我认知 满永华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自我认知

    ◎    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满永华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博大精深。中学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让百花齐放的课堂学习取代教师一讲到底的“填鸭式”陈旧教学模式:读书声、询问声、质疑声、争辩声唱响课堂主旋律;学生忙,忙于真心细心读书,忙于查询资料,忙于协作对话,忙于建构意义,课堂上一片繁忙的自主学习景象。学生忙,教师也没有闲着,也不会闲着。教师减去了课堂教学中许多无效或效果不大的劳动负担,就更能充分行使实实在在的服务职能和导向职能。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当“牧羊人”的角色,将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知识王国,让学生自主地品尝学问大草原的鲜美之草,尽情地享受美不胜收的风景,汲取丰富营养。

    在教师的角色论中,人们通常会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的隐喻更加重视学生的生长性。但“园丁”一方面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另一方面也没意识到教师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蜡烛”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将教师比成“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 传统的这些教师角色定位都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而教师充当“牧羊人”的角色,生动地体现了师生间平等、合作、健康的关系。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人说,文史哲不分家。实际上,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是个杂家,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于漪老师说,现在的语文教学缺少“文”,语文教师也缺少“文”,这个“文”就是文化底蕴。我们一方面要给青少年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更为迫切的是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主动探究过程中,未知的科学知识与旧有的认识产生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产生“头脑风暴法”。经过探究过程,学到了“纯正”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学习活动就是解决“认知冲突”的活动,通过探究过程,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发展技能,并从中提炼出方法,同时又能培养出情感价值观。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没有探究过程而直接获取结论性的知识,不可能很好地发展技能,也必然形成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体会不到探索的快乐和心灵的愉悦。最终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探究活动演变是以知识为目的。

    在计算机普及的网络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使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教学中,网络技术使教育具有了广泛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将不再受教室的束缚,协作的范围从小班的小组扩展到整个班级,以及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甚至校与校之间。所以说,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其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潜能是重大的,在支撑教师日常教学和持续提高发展方面的潜能也同样不能忽视。这必将带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革命。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技术革命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冲击,以及教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纯熟的教学技巧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还墨守着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模式,陈腐落后,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教得疲倦,怨天尤人;学生学得枯燥,味同嚼蜡。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正如“牧羊人”,那么多的羊,他却走在羊群后面,指挥得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工作实在与此有些类似。教师不应该总是牵着学生,那样始终挡着学生的视野,学生始终走不出教师设定的圈子中。如果教师换一下位置,在学生的后面,给学生适时地指指路,也放手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跑出老师的圈子,吃一点“路边草”,以吸收更丰富的营养。

    课堂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除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外,同时还必须具有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成为“长流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纯净而富有营养的知识资源,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课堂促进者的角色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充电”。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更加重要。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学生利用人性化的机器获取知识这种形式可以使他们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因此,终身学习日趋重要,教师应该经常更新知识,不断发展专业技能,同时掌握大量广博的知识,满足教育学生需要。

    三、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我修炼

    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性情中人,不伪饰,不做作,不矫情,不欺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早已刮进了校园,有的教师已沾染许多市侩之气,弄虚作假,道貌岸然,确实愧对“灵魂”。自己的灵魂都没洗净,怎么去当“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语文教师的人品要正,师德要高。“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底气十足。一定的科学、高效的教学秩序,是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前提。

    知识探索的过程,总是跟学生的某种行为相关的。因此要让学生经历某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发生与这一过程相关的行为。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设计落实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设计上来,以知识为线索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一定的自主学习过程,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体验,建立起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这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所必须的过程。

    情感,是联系一切人际关系的纽带。新课改中的生态课堂里的学生也需要人格上的尊重,需要教师的爱。如果教师在观念上认为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师生之间是主从关系,教师权威不容冒犯,那就很难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说,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牧羊人” 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的重要前提条件。

     


    点击次数:62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