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管理策略浅析 刘园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管理策略浅析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刘 园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因此,作为班主任, 我们一定要深刻的理解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班主任,而应该致力于做好一个班主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条件,所以,身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更加符合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作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 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真情管理”的关键。目前,很多小学班级管理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即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但是却缺乏影响力,这就是教师未能够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致。在教育中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真正的了解和关心,就不可能真正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够将自己视为管理的权威,而要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后的交流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班主任要定期的召开家长会,通过和家长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用爱温暖学生,铸造学生良好品质
教育是神圣的职业,但我觉得更多的是爱的教育。在每间教室里面,都会有一些孤独退缩的孩子,将自己隐藏在角落里。快乐的阳光很难照到他们的身上,长期累积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等一系列认识出现了偏差,老师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投放一点点的爱,可以温暖他们的心。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他们成为有爱,有灵魂的学生。所以请多给学生一点爱的教育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或许就蕴藏在你关爱之中。
记得班上有一名同学患有多动症,控制力特别差。在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在教室里从了不到一节课的功夫,就把同桌的脸挠了三道血痕。我的心里非常气愤,晚上回家睡觉都想着这个特殊的学生,当时没来得及了解,后经原班主任介绍,我才知道他的情况。后来接二连三,基本上是天天有他的事,有时不止一次。刚开始我非常生气,我也训斥过他。可是我又留心观察,不一定起到好的作用,表面上服了,可是心里未必服气。于是我就与丁冬谈心,并从小事中关心他,让全班同学与他一同活动。渐渐地他说出了心里话,不愿意降级导致他才这样做的。我的心里也受到一震,他也是有自尊心的。因此,我就更加关心他,对他提出的有关学习上可笑的问题,耐心讲解,并且对他时时处处提醒,对别的学生讲一遍,就要对他讲上十遍,几十遍,甚至还要多。渐渐地这名同学进步了,虽然不能说是很好,但较之他自己以前却是进步不小。
三、关注全体学生,共创良好班级氛围
小学生渴望得到任课教师和教师的特别关爱,他们需要教师的支持和信任。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所有学生的感受,并且让学生为自己感到骄傲,为班级的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鼓励大家都参与到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大胆应用班干部轮流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每隔一周轮换班级干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班干部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为每个学生布置灵活的职务。
例如,在班级中任命地主(负责管理地面的卫生),台长(负责管理讲台的卫生),等等,这些称呼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有效的管理班级各方面的事务,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这种管理方式结合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高年级班级管理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培养管理协助者,让他们能够及时反馈班级信息,为教师出谋划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需要教师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教育的艺术打动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学习,改变自我,才能适应更艰苦的环境,能承担重任。既然人民将此重任赋予我们,我们就要任重而道远,努力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