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摭谈 罗述惠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摭谈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罗述惠

    摘要: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和提高,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把握好计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在大部分教师心里,计算被认为是学生学起来较轻松、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方法和基本技能。但是,就是这项没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效果却经常让每位老师感到非常头疼,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效果呢?我认为是方法和途径不对。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认识。

        一、关注学生心态认识

    很多学生在学会各种运算的基本方法后,心理上都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这是很合理,也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这种认识往往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一种轻率自负的心理,认为太简单了,想着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以后便可以放松自己,导致对计算的每个环节重视程度极不到位,长期以往,使学生逐渐养成不良的计算习惯,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基于以上现象,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强抓学生对计算的心态认识教育:一是遇到再基础、再简单的计算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计算,决不能掉以轻心。二是遇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不能产生厌烦的情绪,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积极地态度,也才可能会为正确的结果打好基础。

    二、注重计算习惯培养

    1、读抄题的习惯。许多学生在作业、考试中,遇到计算时,眼睛一看就开始做,其实首要弄清题中的每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看清楚后再动笔,每一步计算看一看与原来的数据是否一样。

    2、审题的习惯。计算中审题要仔细,不要急于计算,首先要看运算中的符号。先做小括号,再做中括号里面的;先乘除后加减;数据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简便算法。特别是最容易误导人出错的题目:25×4÷25×4、25×4与24×5、3.2-3.2×7.5等类似计算,更是要想清楚运算顺序后才能计算。

    3、速度“稳”的习惯。许多学生贪图省事,懒于在演草纸上打草稿,见到计算题一味口算,速度虽然提高了,但计算错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计算时速度过快,在潜意识里很难一下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计算时,不能只求“快”,而不求“准”,最重要在“稳”中求“准”,速度适当慢一点,稍复杂的数字要少口算,多笔算,这样可以降低出错的机率。

    4、计算仔细,规范书写的习惯。教育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粗心马虎,要运用计算法则,定律,意义,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丝不苟的计算,并做到书写规范、工整、清楚。对草稿本的书写也要工整、清楚,防止潦草而弄错数字、数位不齐等原因。

    5、检查的习惯。一般计算一道题后,检查要有目标:上下数字、符号是否抄错、竖式上的得数是否抄错、方法是否简便等等,估算要合理,如加起来的数比原来的数少了,那就是有问题了,必须重新验算一遍。这样既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计算中的错误,又能促使自己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6、纠错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检查后,如果仍然有错误出现,必须要及时纠错,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再范同样的错误,进一步完善改进做题的方法过程。此外,除了加强学生个别纠错的指导外,必要时还应在重点、突出问题中加强集体的纠错的指导。让学生必须养成及时纠错的意识和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三、加强计算方法训练

        1、口算能力的培养指导。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基本技能和练习的方法。在计算练习中,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最重要一步。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过程方法正确。但计算结果却错误的情况出错的原因在约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反映了学生在基本技能上的不足。在练习中,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加强训练和指导。另外,在计算练习中,要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他们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计算,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3、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到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检查验证能力

      1、验算的方法。把算出来的答案当作已知数,代入原题中进行推断验证,看是否与原题一致,便可判断对错。这种方法最常用,适用于解方程、以及一些文字题、计算题和一些应用题的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推断验算。如在计算关于人数、树的棵数等问题的计算时,结果不可能是小数或分数,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对应思考,看是否符合生活常识,可以初步判定答案的对错。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证。对于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题,有些明显的错误用估算的方法一眼就能检查出来。如:2025÷5=45,估算2025÷5≈400;3.25×4.33 估算结果大约是12,如果实际答案与“12”相差甚远,明显就能知道错误。

    4、有一类简便计算如576-398 、 875+199 、534-201 、560÷16等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后,让学生用笔算方法再算一便,便可分辨对错。

        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和提高,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把握好计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点击次数:185  发布日期:2019/10/2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