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刍议 周宏秀
培养小学生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刍议
◎ 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示范小学 周宏秀
摘要: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总结交流了作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观察;游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能力,不是仅仅靠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就能做好的。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不同层次的小学任教,是一名语文老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足,无忧无虑,丰富的物质生活剥夺了孩子太多对生活的体验,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情、老师的教导等这些在他们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毫无热情。反映到写作教学中,没有生活和真情实感体验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无从下手,无话可写,语句平淡,写作时言贫词穷,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作文内容空洞,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假话、空话多,胡编乱造;有的为了完成任务,随便作文书上抄一篇应付了事;条理不清楚,结构混乱,没有中心。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
一、良好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内生动力
我们平时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出发选择学习内容,他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有一定的选择性。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主体潜力,要让学生感觉到“原来写作文这么容易!”
首先就要鼓励学生能自由谈吐,解除畏难情绪。可以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写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感。学生每天所做的事还是很多的,比如在学校做的事:学习,劳动,活动;在家里做的事:家务活,玩耍;在路上,街道、野外等地做的事……有意义的事。其次,写“我”所见。“做”是自已的亲身参与,而“见”则是用眼观察到的事物及活动。每天,学生除自己做的事外,还会看见更多的事,比如,有人物的活动,有动物的活动,有景物的变化,有事物的发展……。再次,写“我”所想。人是有思维的动物,而且可以说,其思维无时不有。就学生来说,每天不知要想多少的事,虽然有些事很简单,很平常,也有的事很无聊,但总会有些事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有机会去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大胆地写,不受约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心里有话就会写下来,难度就降低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评价学生的作品,以培养兴趣,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为目标,正确对待学生的基础差异,决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品。
另外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作文要多些表扬和鼓励,少些指责和批评。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对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在批阅中以婉转的语气给学生提出。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增强了,写作兴趣也会更浓。如果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我的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如果我的作文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这些机会,都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去创造的!学生有这样的自信,也是老师夸出来的!学生的每次作文都要用心点评: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让学生自己念,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细心地去挖掘较差学生作文中的细小闪光点,如一个好的开头、很自然的结尾,一个好的句子,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词语,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功”。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次有效的指导。
二、教会学生观察和积累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 “观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作文的素材。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把自己观察的各种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如有意让学生观察父母吃饭时的样子,观察鸡、鸭吃食的动作、神志,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得有个同学观察鸭子吃食时时这样写的:它低下头吃了一口食就抬起来,再低下头去吃一口食再抬起头来……这样不断地低头、抬头。他不懂,再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由于它嘴大、脖子长,所以必须把头抬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吞咽食物,这样既清楚了事物的特征,也明白了缘由。
三、写作与劳动相结合是作文教学的本真
学生的劳动成果一方面是物质的,一方面是精神的。学生在劳动中,亲身通过实践,既可以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我学会了洗袜子》的作文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盆、自己穿过的袜子、洗衣粉或肥皂,再让值日生提前打好水。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洗袜子的经过,洗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洗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也得到了双重的收获。
四、写作与游戏结合让作文教学增添色彩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好的游戏能直接进入学生心灵,永不忘记。作文教学也可以与游戏相结合,开展作文游戏。“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的一种方法。如对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片段描写训练,我制作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作文游戏“你猜他(她)是谁”。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仔细观察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外貌特征,记在心里。然后,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外貌描写的语段。最后睁开眼睛猜猜老师写的是谁。既有趣,又做了实际写作示范。如我设计了“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的作文游戏。我先在班内的“学习园地”里贴上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自己贴到栏内,让大家评比,评出本班的“故事大王”这样的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的兴趣高涨,连一些平时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积极响应,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何使枯燥的作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只要我们肯花心思,总能让学生感到新颖,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地表达。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认真教会学生观察和积累,用心评价学生作文,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精诚所至,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定能提高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吴亚西 张国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3]王漫.当代中小学教师研修教材·语文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