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王丽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中心小学 王丽芳
摘要:在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趣味化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技能,继而推动其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明确认识到基础知识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奠基性作用,注重回归教学的本心,不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和强化,以便促使其在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学知识时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纳入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之中,以便促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和积累中掌握有效的朗读技巧,并通过朗读获取丰富的知识储备,从整体上促进其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结合实际来讲,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兴趣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其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其传授有效的朗读方法
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并有意识地为其传授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由此促使他们在长期的练习和积累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朗读技巧。如,教师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准字音、专心专注的习惯,通过反复、灵活的训练促使他们在朗读中做到不错字、不漏字、不重复,同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朗读中学会适时停顿、准确把握语气和情感等,进而为提高其朗读能力做好铺垫。
二、创新朗读教学的具体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播放专业音频示范朗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示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与所教文章有关的专业朗读音频,以此来创新课堂示范朗读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将其播放出来作为示范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朗读节奏和情感,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语感,最终不断增强其朗读水平。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阅读文内容提前从网上下载各种有关的朗读音频,然后在课堂领读环节播放出来,先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初步把握朗读节奏,然后再指导他们一句句跟读,通过细节指导增强他们的朗读能力。
(二)组织分角色朗读活动,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和进度,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并穿插相应的竞争比赛形式,以此不断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使其在多样化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并推选一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到班级中参赛,使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不断纠正个人的朗读习惯、完善自己的朗读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其朗读水平。
(三)设计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创建一个生动的情境,由此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更加准确地把握相关文本的情感基调、语气节奏等,进而使其在主动练习中形成更加稳固的朗读能力。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重要语段挑选出来作为学生的主要朗读对象,然后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来打造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有利于指导他们在特定情境的朗读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内涵和中心思想,进而在提升其学习效果的同时不断发展他们的朗读能力。
(四)开展配乐朗读活动,有效强化学生朗读水平。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加入“配乐朗读”的模块,进一步增强朗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来选择合适的纯音乐作为背景,然后在课堂中播放出来指导学生朗读,使其在音乐的带动下与所读内容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节奏、语气和情感,最终促使其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朗读能力。
三、注重朗读教学中的指导点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利用有效的评价指出其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可以继续保持的优势,充分发挥激励式教育的作用来触发学生的积极情感,继而督促其不断优化自己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在自觉参与和反复训练中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例如,当学生在朗读相关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其在读书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及其出现的错字、漏字等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在其读完之后先对其表现较好的地方进行肯定,然后再真诚地指出其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有效的激励中不断强化他们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养成的各种学习习惯、掌握的各种学习方法以及其从学习中获得的各种体验都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该时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于朗读学习和训练的兴趣,从而促使其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内涵、积累语言素材、汲取精神力量,有效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意识,同时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构建与完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顺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
[2]何雍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
[3]包喜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