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冉卫昌

    浅谈小学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临江小学    冉卫昌

    摘要: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学生的综合成长和发展备受关注,许多老师也开始站在宏观的角度,立足于目前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不断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相结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学生在自主分析时实现个人探索能力的稳定提升。对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学生探索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该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索能力

    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点学科,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对数学的理解较为浅显,无法结合个人已有的知识进行主动的创新。针对这一现实条件,老师需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能力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障学生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和精髓。

    一、探索能力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其中前期的记忆和简单的模仿无法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只有在不断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更好的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作用。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教育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之下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从而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实现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提高个人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之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许多人开始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探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关键的作用,数学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要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对学生的长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说,在教学实践时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索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自主价值和作用,明确数学学习中的核心要点。许多教育学校在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时提出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求,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其中一个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从而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之下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老师只需要在恰当的时间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真正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老师对其的关注和尊重,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三、指导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尽管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老师需要了解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和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调节,保障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既能够促进前期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明确各个阶段教育教学的核心要求,将恰当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老师只需要掌握正确的知识探索方向,让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主体课程教学环节时,老师需要尽量避免直接将最终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参与整个知识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发现知识学习的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尽量避免思维上的惰性。

    四、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空间

    除了需要注重前期的引导之外,老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整个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主动分析和实践研究,老师只需要对方向和策略进行相关的调解。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为出发点,老师需要尽量避免简单的模仿和直接的灌输,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的技巧和经验。其次,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兴趣,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老师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学习材料,落实好前期的预习环节和后期的巩固复习环节,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感知和主动理解。最后,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背景和数学学习成绩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通过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引导来体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质需求,解放学生的个性。其中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尤为关键,这几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等综合动手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探索来突破个人在技术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

    小学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关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落实,分析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以探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依据,积极的将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索意识,让学生在该意识的引导之下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学习实践,以此来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主动提高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3(z1):107-107.

    [2] 沙莉. 畅游数学王国 探索数学奥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小学生(下旬刊), 2014(1):31-31.

    [3] 陈景杰.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4(11):85-85.

    [4] 李天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 软件:电子版, 2015(4):164-164.

     

     

     


    点击次数:131  发布日期:2019/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