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张明丽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莲花寺小学 张明丽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是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就如军队之统帅,肩负着制定全军作战的战术、战略的职责;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一、用心沟通----建构学生信念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管理着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事情,既非常琐碎、繁杂,而又十分艰苦、辛劳。因而,教师只有怀有一颗对学生真正的爱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学生与你贴心、与你沟通、以心交心、换心。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就明确地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故而,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其次,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双心”——处处留心与充满爱心。只有处处留心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谱;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自强的信念。
我在平常工作之余,头等大事就是利用一切时间,通过电话和多方调查,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状况、性格爱好、交往的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平时处处做一个留心人,比如通过留心某位学生打扫卫生,我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孩子,能否承担班级的管理工作;通过留心某些学生自习课的表现情况,我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具备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能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在班级起表率作用;通过留心班级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我可以知道班内的一些“新闻大事”,及时掌握班级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我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付出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二、亲近学生----温暖学生内心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烈心灵中。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撒娇,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
我班有一位女孩,父母离异,家庭特殊,她不爱说话,不善于表现自我。于是我就想方设法亲近她,了解她,当她完成上课提问后,我就及时地、夸大地表扬她,在她的作业本上写完评语后告诉她:”其实老师最喜欢你微笑的样子,很可爱很漂亮!“时时处处都使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爱和重用。但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走近一个人的心解冻非一日之功啊。惟有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真心、真诚的温暖,才可能消解冰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对她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才成了打开该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通过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人格塑造人格,逐渐地她爱笑了,上课也能参与别人的讨论,也常常悄悄地为班集体做事,帮助其他同学,受到全体师生的喜爱。另外平时课间,我都是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看到学生凌乱的头发,我就帮他们梳头;看到学生长长的还未来得及剪的指甲,我就帮他们剪;看到学生散开的鞋带,我就弯腰帮他系上等。这样,孩子们很自然地跟我亲热起来。另外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一颗幸运星,口头表扬,给评比栏里上红旗,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
三、鼓励赞扬----推动学生前行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人与人的心灵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场所。”教育者发挥的影响是永恒的,连他本人也无法预料,教师的一颦一笑都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态度,都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肩负着这么艰巨的任务,我们为师的如何教育出新生代的自信勇敢的弟子呢?这次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把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位于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多鼓励自己的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所以我们要善于赞扬和感谢他人,而不要轻易批评他人。”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赞赏要从小处着眼,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那样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自暴自弃起来。所以多给学生鼓励、表扬或是赞许的微笑,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不要抓住他们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公布于众,一味求全责备,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新账老账一起算,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相反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这样在老师的精心帮助下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