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游戏化的思考与探索 杨成玲
幼儿园安全教育游戏化的思考与探索
◎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萧山幼儿园 杨成玲
摘要: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使然,而游戏正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之一,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幼儿通过做游戏去亲身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尝试自己去解决和处理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幼儿有着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游戏化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幼儿通过自主观察和探索去获取关于安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去组织幼儿进行多样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自主掌握相关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游戏化;策略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危害,因此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所谓安全教育游戏化就是把幼儿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掌握并能运用有关安全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游戏活动幼儿不仅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上也能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游戏化的安全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充分、灵活运用。本文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游戏化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借助情景游戏模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阶段是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幼儿阶段的健康成长是幼儿日后发展的基础性前提。幼儿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但是他们不懂什么是危险,遇到危险也不会主动规避,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针对这种现象,幼儿园可以借助情景剧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可以让幼儿表演《外出游玩的一天》《和妈妈走散了怎么办》等情景剧,通过幼儿的亲身表演和观看,使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到遇到危险要怎么处理,怎样规避危险等。通过这样的情景剧,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去学习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简单有效。
二、借助绘画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掌握安全标志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安全标志,这些标志虽小,却可以时时事事提醒、警示我们。幼儿认知能力较差,对于一些安全标志不认识,因此幼儿园应当引导幼儿去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幼儿对涂鸦、绘画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讲解完安全标志以后让幼儿去亲手画画所认识和掌握的安全标志,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将画好的标志做成头饰去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表演,例如幼儿戴着红绿灯的标志头饰,就可以说:我是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真正掌握安全标志,从而提升安全意识。
三、通过户外活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户外活动、体育活动包含着很多刺激、紧张的游戏,既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也能够提升幼儿的自信。许多幼儿园考虑到户外活动会对幼儿产生伤害,因此开展的户外活动一般都是低难度的,且有过度的保护措施。但是实践证明,挑战难度系数越高的游戏,越能够提升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安全价值也就越高。但是幼儿个体发展水平不相同,就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对于那些协调能力、身体素质较差的幼儿,教师要重点关注,帮助其亲身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并且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和游戏技能,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其他的幼儿通过同伴的这些活动也可以吸取教训,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就会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体育游戏,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训练,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相关安全知识,然后再让幼儿去实地操作。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技能,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并号召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帮助更多的幼儿去掌握安全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在户外活动中,一定要全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如果出现危险或者幼儿做不安全的动作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保证户外、体育游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采用区角游戏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规则意识
全方位的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是幼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每天入园晨检以后,各个班的幼儿都会进入区角活动区开展活动。教师可以在区角游戏中设置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布置相应的安全常识资料,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就可以通过游戏去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技能。
(一)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应周围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融入安全教育,能让孩子感受不到任何压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通过角色游戏“妈妈不在家”,让幼儿知道陌生人来了不要开门,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跟陌生人走。这样的游戏让幼儿有了最初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教师可以在角色区域放置一些安全标志、警车、消防车等,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扮演消防员,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灭火器,另一部分幼儿就扮演逃离火灾现场的普通居民,练习火灾逃生技能以及自救技能。幼儿可以根据情节大胆表现,游戏中懂得自护、救的方法。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幼儿可以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美工区教师可以放置一些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通过剪、画等形式认识安全标志。
(三)在语言区教师可以放置一些安全教育故事图片和书籍等等,通过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
(四)在搭建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搭建游戏中设置一些交通安全场景,是幼儿获得直观的交通安全知识的最有效办法。如搭建游戏“红绿灯”、“开汽车”、“交通警察”等,幼儿可以搭建车行道、人行道,人行横道线、红绿灯等,在游戏中认识规则,知道应该怎么做。这说明,在游戏中亲身尝试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要比教师无数次的说教印象更为深刻。游戏性的表演中获得了深刻的规则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简而言之,幼儿园将安全教育游戏化,能够提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兴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去获取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顾汉杰,黄璐.基于角色扮演的安全急救知识教育游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9.
[2]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游戏化学习行为特征之个案研究及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