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谢候芳

    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谢候芳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如今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而小组合作获取知识的形式逐渐显示其优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其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当前,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没过几分钟就要求学生停止小组合作,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充裕的时间,不利于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常见的病理性教学行为。每项学习都有个过程,从见识问题,到解决问题,需要有个过程;从解决问题到内化成解题技能也需要有个过程,从解题技能到升华成数学思想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不能盲目地跟大流,而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进行分组
        合理的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争取实现“组内合作互助,组间相互竞争”的目的,从而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小组的荣誉增光添彩。分组学习的核心是交流。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引导其积极参与进小组讨论当中来。教师要帮助小组之间分配好角色,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要合理的分配,明确自身的责任,组长主要负责和教师进行沟通,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记录员在记录的过程中,主要记录的就是心得和结论。汇报员主要负责就是进行展示和汇报。这样一来,组员之间相互进行配合,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定期需要互换小组间的角色,让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工作内容,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学生才会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优秀学生带动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充满信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除此以外,每一组在进行讨论之前,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之后再进行讨论,共同寻求真理。
        二、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合作学习
        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既要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实际情况,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觉毫无意义,也不能过于复杂,以免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地进行,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有很大帮助。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三、预设充分,找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纵观以往数学课堂教学,往往理性充斥整个课堂,公式算理在学生的机械记忆甚至教师的强化记忆下进行,效果好一点的是通过反复练习推导来验证公式算理,然后再运用公式算理来解题,这样的循环往复,往往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整个课堂处于机械运行中,没有思维波澜,没有热情,没有问题的碰撞,更谈不上有温度的课堂。课堂上我们需要用足够的感性来展示出数学理性的美。这样才能让一个个呆板的数字变得灵动丰满,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好玩,从而在兴趣的激励下尝试探索进行积极有效可感的数学思维活动,所以说,合作学习的前提要处理好以下几点。首先,合作学习是基于自主的合作,没有自主也不可能达成有效的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课始,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诱导下,尝试自主的数学学习,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进程中,教师要进入各个小组,及时调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发现一些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每个小组都要记录提炼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展示,做好合作解决问题的准备。其次,合作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合作。数学学习实践性比较强,特别是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数学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更为可感。从操作入手、从实践入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常态,实现了实践出真知。让理性回归到现实中来,成为教学的新常态。第三,基于问题的合作。培养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发现数学问题,提炼出有思维价值的数学问题,与学习目标相吻合或要达成学习目标必先解决的问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问题意识浓厚的学生更具合作的潜质,更易焕发合作精神。数学问题的发现、提炼和整理、锁定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撑。没有问题的合作也就是没有目标的学习,其结果只能造成课堂的高耗低效,学生理性思维的盲从。第四,基于人性的合作。我们平时共事都要说合作愉快,只有合作愉快,才能使合作过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学生的合作要建立在充分自主、充分自信、充分民主。在由帮助到放开的情境下,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对本节课的数学学习结果充满期待。
        四、科学而灵活地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仅仅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讨论问题,教师也需要适时地参与其中,了解学生谈论的关键在哪里,对于问题的认知达到了哪个层次,是否真正地谈论在关键点上,及时地发现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指导评价合作学习。如何才能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摆脱形式化,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更加严格。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他们所提出的讨论结果和想法,教师需要抓住重点,给予一定的总结和反馈。不仅需要回答学生的问题,还需要对学生所得到的结论做出精练的总结。
        (二)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给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就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更多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活动,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三)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和发言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和讨论都得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喜悦。最后是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合作学习时,要对每个学生和小组的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更需要教师进行正面的鼓励表扬,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合作小组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竭力使用好这种学习形式。

    参考文献:

    [1]蒯本领.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2015.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点击次数:45  发布日期:2019/7/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