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个性 张菊芳
实施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个性
◎ 陕西省大荔县石槽中心小学 张菊芳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
一、以人为本,学生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授课分层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授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
例如,《翠鸟》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的外形和捉鱼的过程之后,这个问题对于优等生来说不难答,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却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了:“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外形的哪种特征有关系?你能说说有什么关系吗?想一想,先说给自己听听。”巡导中,我听到了班内学习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分别说出了: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有一双有力的小爪子有关系:由于翠鸟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子,很有力,所以在小鱼露出水面时,翠鸟能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捉鱼;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有关系:因为翠鸟的眼睛透亮灵活,目光锐利,才能捉住刚刚露出水面的机灵的小鱼。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身体小巧玲珑有关系:正因为如此,翠鸟才能一动不动地停在细细的苇秆上,才能贴着水面疾飞,才能像箭一样飞过去捉鱼……全班交流时,学习最差的两个学生也回答出了第一问,只是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释不够清楚。有的同学回答出两点、三点,优等生则回答得面面俱到,兴致勃勃地给其他同学做了总结性发言。
三、因人而异,评价分层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形式和标准。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
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请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他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心头一颤,一下子脸都红了。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他才不得不走上了讲台。他不是复述课文,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当他读完后,同学们似乎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这时我立即举起了双手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很真诚地说:“XX同学从来没上过讲台,今天他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虽然有点慌张,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我们相信他下一次一定会很从容的。”就这么几句话说得他瞪着眼睛望着直点头。他竟然站起来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再经过几次的练习,如今他能较为自如地为同学们演讲了。又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也要分层次。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个性,对学生来说,他们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等方面。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分层区别教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完善学困生认知结构的同时,缩短了班级群体的语文成绩距离,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确保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学生对语文教学课的兴趣有较大提高,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