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培养之我见 张红娟

    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培养之我见

    ◎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张红娟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和逐步深入,如何用新的课改理念来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成为了课改实验的核心问题。小学阶段是个人习惯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中,小学语文的教育在个性化塑造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加强个性的培养。只有保持独立的个性,才能形成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从而有利于新发现的产生,只有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才能有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个性化培养的措施方法,希望可以提升个性化培养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渗透自信教育      

    自信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教学课堂上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一直以来实行的传统教育,其理念是需要对学生严格的管理,于是批评教育大行其道。学生对教师是有畏惧感的,造成了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方法呆板,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而自信教育则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有自信,增加了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提问的次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学科,使语文学科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在原有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改革,创造一个高效的语文学习环境。应用新的教学载体,采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不再将知识局限于课本,而是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深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另外,自信教育也要因材施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以掌握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培养办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各自对语文的学习程度也会存在不同,因而自信教育也不能同一而论,要合理进行。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自信教育,对学生有期待值,让学生为达到期待的目标而努力,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挖掘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多数是依赖教材的,要求深挖教材,但往往力度不够。情感教学的渗透必须要做到这一点,挖掘情感因素,以此带动学生理解。挖掘情感因素,主要可以从文章语言、文章情景以及直接抒情句子等。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增多的年纪,种类增多,感受方面也在变全面。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从每个词语表达的感情开始,了解“开心”是怎样的开心,为什么开心?“悲伤”又是为什么悲伤,只能用流泪来体现吗?从句子表达开始,“好不开心,好不美丽”是表达的开心还是不开心,是美丽还是不美丽。让学生体会这些语言的巧妙以及背后表达的情感;还有隐藏在动作和表情中的,或者是展现在想象中的,情感渗透也需在其中体现。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时,要挖掘每个阶段丑小鸭的心情,从破壳而出的喜悦,到看到自己黑黑的外表,到听到他人的嘲笑,到自己的安慰,到最后的白天鹅,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情感的顺延。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是为了给学生传递爱、坚持和努力的品质,所以挖掘情感因素,以此作为课堂教学主线,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改变教学的片面性,让语文更加立体,更具感染性地“站在”学生面前。

    三、创设情景渗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在上《小珊迪》这节课时,教师先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种“十分悲惨”的气氛。然后教师再用语言导入正课。这样就很容易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作两个“情境”设计:用语言配合课文插图描绘出在小利比的话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伤,车夫扬长而去的惊心动魄场面和小珊迪临死前的悲惨情景。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的场面后,让他们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并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黑暗的本质,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抓住小学这个关键的阶段,来度学生的性格和品格进行培养和塑造。小学语文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个性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个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学生优秀品格的塑造以及个性的培养,找出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点击次数:178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