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多读多写 读写结合 罗万兵

    多读多写  读写结合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一小  罗万兵

    摘要:小学初段到三年级时,写话进入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刚刚迈入篇章写作的门槛,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了一个层次,不少学生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的习作,不要人为拔高要求,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展现生命原生态的能力,要真正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独白和来自心灵的呼唤,相信会给孩子带来一片芳草地。

    关键词:起步作文;多读多写;读写结合

    小学初段到三年级时,写话进入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刚刚迈入篇章写作的门槛,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了一个层次,不少学生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老师引导起来常常倍感费力。如何立足课堂对小学生进行有效习作指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探寻的话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课堂实践和思考谈几点。

    一、要过河,先架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是写作之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会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会有习作时的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

    天天读书课。每天利用20分钟的晨会课,每节课前有5分钟美文欣赏或课前诵读,每天中午有半小时《读书评比册》的摘抄;每天下午最后一节为读书课;每天晚上听或看《十分钟阅读》这个栏目,保证学生每天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周周读书会。每周开展一次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会或读书沙龙活动。我每周一给学生发放一张《课外阅读记录卡》,里面有喜欢的词语、喜欢的句子、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及原因,收集好后,要家长签名和自己的评价。周五的读书课就进行课外阅读展示。

    月月读书赛。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活动比赛,活动开展时间结合季节时令、传统节日、纪念节日庆典等。如:走进大自然放歌、走进传统节日探源、走进新农村为家乡点赞等。

    二、欲工善,利其器

    课堂小练笔可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训练点,把握读写结合的契机,巧妙地运用小练笔,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灵活仿写。仿写是学生从阅读到习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读写结合的常用形式。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引导学生模仿借鉴,能很好地实现写作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秋雨的颜色,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雨把各种颜色送给不同的事物,从而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时,时值仲秋,学生对秋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这段的教学我们就不只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写秋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景象?其实,对于初学习作的学生而言,课文是学生最好的例文,仿写就是最好的一种训练方法。

    练习了写秋以后,还可以让学生来写写春、夏、冬其他三个季节。

    课文续写。续写是对“空白”的情景再创造。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没有直接写出文章的结果,让人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延伸的空间。如: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时,在学习了男孩把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后,文中接着写到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这一情景,作者只写了一部分,这时,我们就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仿照前一部分把这部分内容补充完整。补充完情景后,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预测,想想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为人们做了哪些事情,他们之间是怎么说的?这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想象,很快就能写出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人们所做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明白:噢!原来习作这么简单。

    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种最好练笔方式。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呢?

    首先,应明确写作目的,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可以表达心声,抒发情感,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等。其次,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动脑筋分析事物,有了生活的源泉,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就能言之有物。如:洗衣服是我们常见的。我让学生回家观察妈妈洗衣服的过程,作为当天的日记内容。第一次,学生大都写出洗衣服的几个主要环节:拿盆、放衣服、放洗衣粉、洗衣服、晾晒,但环节间多用“后来”这个词,语言缺乏生动性。第二天,我布置的日记内容,仍然是观察妈妈洗衣服,并提醒学生要注意洗衣服时先洗衣服哪里,后洗衣服哪里,哪里比较难洗。这一提示,学生的日记有了进步。有些同学在写日记时,就能准确用上先……再……然后……最后……可见,孩子们这一次是用心去观察的。

    三、抓契机,巧引导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学生习作最好的素材。如: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认真讲课,同学们在专心听讲。突然飞进来一只小蜜蜂嗡嗡的叫,有的同学吓得哇哇大叫,有的同学跑前跑后看热闹,教室里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法继续上课。看到此情此景,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机进行作文训练?于是我停下课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蜜蜂,看看它怎样飞的,飞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飞出教室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怎样?通过观察,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把今天的见闻写出来,孩子们根本没有半点畏难情绪。不一会儿,一篇篇洋洋洒洒的习作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起步,有时确实使人感到无头无序,但我们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分享,增强自信。教师要像呵护珍宝一样呵护孩子的兴趣,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的习作,不要人为拔高要求 ,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展现生命原生态的能力,要真正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独白和来自心灵的呼唤,相信会给孩子带来一片芳草地。

     


    点击次数:154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