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技巧 王卫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技巧
◎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胶西小学 王卫
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合作、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渗透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作用。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体育教师关心学生,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消除和老师的距离感,就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放松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潜移默化中就会对学生产生和谐课堂、专心练习、互帮互助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二、在重视课堂常规中渗透德育
课堂的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体育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拔河比赛等集体性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体育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在不经意之间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五、在榜样教育中渗透德育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多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热情,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以学生文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