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问题思考 宋家凌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问题思考
◎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宋家凌
体育教学是一门对动作要求以及运动要求较大的科目,标准的、规范的、具有引领作用的动作示范对实施体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有效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借助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所要学习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和动作各部位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等,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教师正确的、规范的动作示范,除了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本文作者就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动作示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准确、熟练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关注的同时,从示范中获取信息,了解动作要领 、要求等,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准确、熟练、轻快、优美的示范,会让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促进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体验到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使学生渴望达到“优美”示范的技术水平,进而产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教师如果在学生练习新内容之前给予示范,可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术结构;在大部分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进行示范,可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纠正动作偏差;在突破重难点时进行示范,可让学生快速地理解重难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学生遇到“瓶颈”现象时进行示范,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体会进行突破 。
二、教师的动作示范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示范要有目的性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示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示范之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重难点,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时,做到目的明确。示范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观察动作技术的结构 、示范的方向、部位和用力的顺序,使学生尽快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观察教师的示范,达到抓重点、破难点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二)示范动作要过硬,做到典范
教师的示范动作一般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活动一开始,让学生在欣赏示范动作受到感染,并露出惊讶、赞许的目光,这是一种力量的鼓舞,美的熏陶。受此影响,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情不自禁地跟着教师模仿起来。学生有了学习动作技能的积极性,教学任务就得以保证完成。如在进行“单杠后摆下”这个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应重点突出示范后摆动、制动、推杠等动作要领,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后摆制动,推离器械的动作。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务求规范、连贯、干脆,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整个形体的协调,这样下来就会给人以信手拈来完美的感受。
(三)动作示范,安全第一
体育活动,是竞技运动,教师的示范动作不到位容易造成安全问题。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能少,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必须做放松动作,确保尽快恢复身体疲劳提高运动水平。运动对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逐步强化,肺活量会增大,心跳有力,供血充分,身体健壮。这些都要让学生有个正确认识,把训练中安全意识始终放在第一位。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教师要反复示范握球和持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实际操作时就把安全系数降低了。蹲踞式跳远练习做腾空步动作示范时,防止扭伤踝关节。背越式跳高可练习做杠上背桥动作时,防止身体摔压在横杆上把肩韧带拉伤和闪腰。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应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并自己练习几次所授动作技术,上课时要与学生一起做好各项准备活动,努力使自己的各项机能达到最佳状态。
动作示范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言语传授所不能代替的,一个简单的动作用语言叙述是很难表清真相的;但每一种示范动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体育教师应大胆、灵活的运用它。示范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学科氛围,为学生充当垫脚石,充分让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专注,积极地跟随教师的节奏,深入到学习中,促使学生们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成就感,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