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雕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李雪华 张粝方
泥雕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小学校 李雪华 张粝方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优化小学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文章就在泥雕创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给予如何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泥雕创作;创新意识;策略
泥雕泥塑是我国古朴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所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学校中的泥雕活动又是学生艺术活动中最受喜爱的活动之一。泥雕作品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泥雕技巧简单,学生容易操作。在学生泥雕过程中不仅能训练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和语言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泥雕这一媒介来了解我国古老文化,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教育。所以说,如何开展泥雕活动,在学生艺术活动中占有很优越的位置。现在小学生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肌肉发展不灵活,创作意识不强,对艺术美的理解不够,但对一些可雕性强,玩法、变化多的材料很感兴趣,其中捏泥便是大多数学生在开展活动时的热门。在学生捏泥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中有一定想象的成分,面对自己的成果,孩子可以用简单的话来进行描述。可是在颜色搭配和技能技巧和对泥的认识上还很生疏。所以我们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给学生创设宽松、适宜的教育环境。如何引导教师通过泥雕教学活动,培养孩子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我们农村学校有很多开展泥雕创作活动的优势条件,比如:泥雕用的原料易于采取;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土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小培养学生对泥雕、泥塑这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利用少年宫的活动阵地,开展泥雕创作活动,有效激发了中小学生对于泥雕创作的兴趣。那么,在泥雕活动中应该如何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呢?
一是教师要创新
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泥雕教学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学好泥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即所谓教育方法的创新。比如我们要教学生雕刻一个“龙”字。教学过程中就不要直接把创作的拓印方法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方法,结果有的学生放在作品下拓印,有的在作品上拓印,有的镂空拓印、复写纸拓印等多种方法,有些学生还自己创造了不同的方法,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创新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说明,可以直接先用毛笔在泥坯上写出一个“龙”字,然后用刻刀雕刻即可。而为了呈现作品的多样性,我们还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在雕刻的技法上,我们可采用阴刻和阳刻两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泥雕创作,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泥雕知识,并创造性地开展泥雕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师也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要会画、会雕刻、还要在摄影、书法、电脑制作、音乐鉴赏、文学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和造诣,注重在衣着装扮,举手投足等每个细节上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教师身上所散发的艺术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学生的创新
在泥雕创作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性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保持学生的这些个性,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热烈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现。
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紧密联系起来。要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求知的心理倾向。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与交流成果的能力。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触类旁通产生新的思想。要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三是探索教学空间的创新,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美术特长和创新的空间
积极探索教学空间的创新,就是要改变泥雕创作的教育环境。教学空间作为课程资源,课程不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校外。我们的泥雕创作活动空间不应仍停留在教室,面对着白墙、黑板、普通桌椅,而是要开发利用好图书资源以及泥雕工作坊的展示区域,充分利用学校建筑中的走廊、教室、门厅等;利用好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利用信息资源,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泥雕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类别,具有浓厚的地方教育特色。我们学校也在积极营造泥雕教育氛围,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将“泥雕工作坊”创建为市级优秀学生艺术团,让学生在泥雕活动中,意识得到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