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 杜成萍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辰小学校   杜成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前沿阵地,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渠道,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应充满活力,让学生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呢?

    一、    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教学“能被2、4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鼓励学生自己任意说出一个数,然后判断能不能被2、4整除,再激发学生提出其他数,考考老师,它能否被2、4整除?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样的数,我都能一一作答,这时,使学生惊讶,觉得老师太棒,便会讨论出“秘诀”来,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上来了。

    二、    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心是为师者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爱心也是为师者的一种教育能

    力。作为一名教师,心中应该更清楚地知晓:“教师的爱,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个性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满怀工作热情以及对学生挚热的爱,以实际行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师生感情好,学生喜欢你,那么“爱屋及乌”,自然,学生就愿意上你的课,从而会产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对与否,都应该用期待的眼神和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应多给学生关怀,造成师生间的关系融恰。教师要多相信学生,要坚信只要学生生理无欠缺,都可以学会教学。否则就会使一些学生不能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造成师生间的关系疏远,甚至发展到厌恶教学、放弃学习。

    那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倡导以人为本,让学生减少心理压力和畏惧感,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教人,努力创造一种宽忪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有事事时时关爱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入学校时,他们都来自农村,对知识的渴求较强烈。因此,在第一堂课开始时,我给学生们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让学生从动画中感知1、2、3的由来,以及书写规则,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产生了积极的求知欲望,这就向以后的教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经常用一些优美的数字歌曲,以培养他们的数字感知能力。在讲完一些数字后,我组织学生观看《数鸭子》影片,加深了他们对数字目标的理解,培养了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语言模仿能力。

    四、    充分利用教具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充分利用现有的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机等多种直观教具进行辅助教学。这样能调节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时,为了使教学直观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并掌握,我运用本单元要点知识,我把壹角、伍角、壹元、伍元、拾元、伍拾元等等的人民币实物带到教室,这时全班学生兴趣来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就让学生一一认识人民币,并进行替换认识,灵活运用。然后利用生活实例教学。如:我要买5元一枝的铅笔应拿哪张人民币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由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配合得很好,纷纷与我和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练习,不知不觉便下课了,学生不但认识了人民币,而且掌握了认识方法。

    五、    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应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巧妙地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性、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会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向课堂要质量的真正意义所在。                               

                                             2008.9

    ..


    点击次数:100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