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实现教学最优化 蔡小媚

    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实现教学最优化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蔡小媚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只有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才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以实现化学教学最优化就成为每个中学化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在主体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一种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使其产生聚集效应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达到优化化学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偏差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目前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偏差。

    1、强调信息技术,淡化课程。

    整合是指整理、组合,强调将各部分的信息有机地整理组合成一个整体,注重整合的效果,而不是整合的过程;注重整合的主体(课程),而不是整合的手段。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但在许多课件的设计中出现了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的现象。课件制作很“精美”,使用了艺术文字、三维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但课程内容的主体作用却体现得不明显。

    2、强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忽视教师的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为教学服务,在一堂课中学生应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执行者。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教学调整,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同时还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因此,教师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弱化,更不能替代教师的积极作用。 

    3、强调教师主导,弱化学生主体。

    在实践中,很多“课件”未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以讲授型为主。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只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人性化,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用信息技术只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如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许多课件的作用只是把板书和教师的讲话内容有机地转移到了屏幕上。老师不停地对着计算机讲课,也不问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强化实验的模拟,忽视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化学实验。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模拟实验可以很生动、直接的呈现化学实验过程,达到节约药品和环保的目的,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有很大的弊端。模拟实验的理想化状态,不会受到仪器、药品等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真正的实验并不是次次都会成功,这样就会误导学生导致其认为化学实验很简单等错误认识,并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验危险意识。不能片面的认为“信息技术”可代替一切,化学实验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就一定要学生自己动手做,让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并让其参与其中,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观看电脑演示视频的收获要多很多。忽略了学生实验,无异于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对学生个体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害的。

    二、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具体措施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

    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化学教学最优化是教育现代化中广大化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化学教学进行整合。

    1、    信息技术与激发学习兴趣的整合。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等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化学课件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增加一些轻松的环节,不仅可以调节气氛还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一幅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逼真的动画,往往可以诱发认知的内驱力,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

    2、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整合。

    在与化学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教材是一个有机整体,四者相互依存。新理念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建出不同的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借助网络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尽可能将知识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教科书上,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计算机软件、视频、图片等,把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选择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良好环境,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要自然的结合,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其成为教师活动的体现者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使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在化学教学中,为化学教学服务。

    3、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的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4、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的感知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同时对所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因此演示实验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巩固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化学教师只有切实地把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才能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目的。

     

     

     


    点击次数:144  发布日期:2019/6/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