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明:优化思品课堂语言,提升课堂魅力
优化思品课堂语言,提升课堂魅力
◎ 河北大厂高级实验中学初中部 张冬明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而语言则是把教学过程艺术化、科学化并在其中实现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的:“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
而在学生心目中,政治课是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极容易厌烦的一门课程。因此,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状况,使思品课堂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实现思品课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否则,教师再有满腹经纶、学科知识再渊博,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有效的教学语言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传递教学信息。有效的教学语言可以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更加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
第二、调动学习积极性。形象、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给予学生新颖的刺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培养审美情趣。思品老师运用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可以引起学生的美感,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
第四、促进教师个人思维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素养,一名教师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使语言的组织、运用更具有科学性、吸引力,从而也就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如果教师能以引人入胜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诱发求知欲望;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情感;以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明白事理;以富有启发和激励性语言诱导行为;以诱导的语言打开思维;以点化的语言开启智慧;以赞许的目光给予鼓励;以激励的话语增强信心,那样就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领略到教师独特的语言魅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丰富而有创造性的语言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对具体问题情景的准确把握以及有关对策的富于艺术性的选择,与教师个性和能力密切相关,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加强个人的语言修养。
那么,思想品德教师该如何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呢?
第一、思想品德教师应苦练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因为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时时都影响着学生。中学思想品德学科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教师本身应该在各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言传身教,起模范带头的作用。
第二、思想品德教师应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语言的能力与技巧
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锤炼,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充实和扩大语言的信息量,做到课堂教学语言清楚、准确、精炼,自觉地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针对性和艺术性。教学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有趣幽默,力求适应中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思维发展规律,必要时还可借助手势、眼神、表情、姿态等肢体语言,来加强教学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第三、思想品德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的教学创新精神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新课改所体现的课程目标面对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思想品德素养,获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及一些专著,关注时事,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开放、活跃,而不是保守、陈腐。应奋发进取、锐意革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磨练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与教学风格。
另外,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外,还要在课堂语言的实际操作中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语言要准确流畅。准确,是思品课的生命。思想品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甚至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要通俗易懂。教育者在讲课、谈话时一定要使用意义明确的语句,不可模棱两可;要措辞恰当,注意分寸;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坚决反对说空话,说过头话。
第三,要形象生动。需要依靠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显示真理”。教育者要有幽默感,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有这样一个例子:有的学生做试卷时,不注重卷面设计,东一个箭头,西一个箭头,使阅卷老师不悦。于是,教师便在课堂上说:“我们有些同学,总以为自己是一位什么了不得的将军,用几根弯弯曲曲的箭头,便命令阅卷老师去东征西讨。”学生在哄堂一笑的同时,领悟到卷面整洁是多么重要!
第四,要力求多变。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况而定。现在,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负担重,一天内大脑会出现几个“兴奋—抑制”周期。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即处于兴奋期时,教师须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以最简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交待清楚。这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旁征博引,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有人打瞌睡或小声讲话时,教师可暂时离开教材上的词句,或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谈一件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谈话内容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到教材内容的讲授上。
当然,不可否认一堂好的思品课光靠语言这一门艺术是远远不够的,但在众多的艺术中语言艺术则是最基础的,它几乎贯穿在各种教学艺术当中,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努力使你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灯。为了发展学生智能,为了创造一个“知、能、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最佳教学境界,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都应象演员苦练基本功一样,过好语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