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数学科学素养 史雅彬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数学科学素养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 史雅彬
当前新课程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及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兴趣,除产生于认知的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高中的学生求知若渴,正是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进取心的年纪,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就会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知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相传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印度国王很高兴,要赏赐他.西塔表示自己不想要贵重的赏赐,只需要一些麦粒.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个麦粒,在第二格放2个麦粒,在第三格放4个麦粒,依次类推,后面每格所放麦粒数是前一格的2倍,直到将棋盘上所有方格放满.国王听他这样说非常高兴,认为西塔只需要几粒麦粒而已,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吩咐属下去准备.过了一会,属下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对国王说,仓库里的麦子不够放.那么在一个小小的棋盘上究竟能放多少麦粒呢?要求学生计算.学生在纸上计算得出:1+22+23+24+…+263.学生看到这个式子后一时无法得出答案.此时教师提问:有没有简单的算法,可以快速算出答案?这样,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趣味故事联系起来,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参与数学活动.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大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因此,必须要使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当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在不同的课程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概率”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将一枚一元硬币掏出,往空中一抛,伸手接住并让学生猜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高中数学教学氛围比较严肃,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活动中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逐渐都聚集到这一问题上,这时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概率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概率事件。然后,教师再引进排列组合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并以自己亲自示范“投掷10次硬币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运用画树形图的方法将概率求出。此时,教师布置一些教学任务:让学生三个人为一组,一人投掷硬币,一人记录,一人进行计算,分别计算投掷10次硬币2次正面向上、3次正面向上和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开展互动,指导学生的一些细节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
三、开展课堂实践,加强学生自主探究
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将学生手脑同时使用的意识完全激发出来,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所具有的观察力以及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能够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手段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欲望有效激发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几何体》这一小节内容的时候,如果仅仅在黑板上板书这些几何体的详细特征及特点,学生从这些文字或者是图形里面很难产生立体感觉。所以,相关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几种不同几何体,其中包括正方体、三棱锥以及圆柱体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几何体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种几何体,亲手感知几何体各个面,对几何体的特征进行讨论,之后再在每个小组里面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分享给班上的其他同学。此外,课间休息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观察和用手触摸这些几何体,这样学生就会对空间几何体产生的一个非常深刻的感知,深入了解各种几何体。
总之,教师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