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 宋雪芹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小学校 宋雪芹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做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还应是激发学生成长的生长点,不仅是复习,巩固知识的过程,还应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注意形式的趣味与创新,关注内容的探究与整合,注重学生的差异与需求,以显示出数学作业的魅力。
一、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他们对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而喜欢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童趣盎然的作业。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热情的学习者。如学完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后,我在放学后,请同学们利用圆、三角形、长方形、线条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品。学生兴趣很浓,充分发挥想象,画出了许多构成物品的基本几何图形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评出了最佳创作奖。这样的作业,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做数学作业的乐趣。
二、设计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为此,设计作业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操作、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作业,使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如学习完千克和克、千米和米的知识后,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以《古今中外的质量、长度单位》为题,撰写数学研究小论文,一节短短的数学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让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查阅资料、自主探究,不仅能体验探究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认知系统,深入理解知识。
三、设计多层次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单一性教学目标与统一性教学内容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关注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设计层次性作业,为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如我在教学《数一数与乘法》,根据课堂的反馈情况设计了以下作业:
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3+3+3+3=( )×( ) 5+5+5=( )×( )
2、2+2+4+4+4+4=( )×( )
3+3+6+6+6=( )×( )
3、7×2+7+7+7=( )×( )
□×3+□+□+□=( )×( )
这3题是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些作业分别体现了重基础、重综合、重创造的层次设计,通过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准确定位,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以巩固知识,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四、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作业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如在上学期教学《整理与复习(二)》后,我一反过去抄题、讲题的方法,改为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们的兴致很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数学小报,有二人合作一问一答式解题,有我错你来改……
事实证明,教师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
总之,数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夯实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基础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的数学作业设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作业一定会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