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军强: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逐级下降原因的调查报告
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逐级下降原因的调查报告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中学 丁军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教材提倡在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在《中等职业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现在在一些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逐级下降,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导致不愿意学英语,为了能够找到其中之原因并想出应对策略,笔者对2011级的34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谈话记录。
一.调查方法
1. 随机抽取2011级的346名学生
2. 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
二. 调查工具 :问卷调查
根据学科原因共设计了15道选择题,方便整理及搜集,共发出34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6份,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
三.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首先是学科原因
1. 你认为学英语难吗?A难 B不难
选 A的占45%,选 B的占5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不难,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观点,从心理抓起,让他们感觉英语简单,冲破观念。
2. 你认为学英语有用吗? A有 B 没有 C有用但不大
选A的占85%,选B的占5%,选C占10%。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英语有用,态度是正确的,心里是肯定英语的,这是一个好信号。
3.你对英语失去兴趣是因为它太难吗?
A是 B不是 C别的原因
选A的占23%,选B占58%,选C占19%。这样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生不是因为它难而不学,是有别的原因。
4.你认为英语学习好坏影响你的未来吗?
A影响 B不影响 C不知道
选A的占55%,选B的占30%,选C的占15%,好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自身原因
1.你喜欢学英语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选A 的占76% 选B 的占16%,选C 的占8%。
2.你对英语学习一直就有兴趣吗?
A有 B 没有 C 开始有,后来没有
选A的占58%,选 B的占10%,选 C的占32%。
3.你一开始就不喜欢英语吗?
A是 B不是
4.你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是自己不愿学习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通过这几项调查,由于自身原因导致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学生约占30%,首先自信心不足,感觉是一门外语自己肯定学不好,所以畏惧心理特别严重,慢慢的随着知识的递增,兴趣就下降了。其次, 学生没有吃苦精神,加之大部分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有过分溺爱孩子,助长了孩子的惰性,好逸恶劳,不愿多动手,动嘴,这恰好是学英语的大弊病。再次,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主动的进行有效地学习,不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绩下降,兴趣下降。
教师的原因
1. 你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是因为教师的原因吗?
A是 B 不是
选A的占12%,选B的占82%
2.你认为教师的态度和方法是你学英语的最大动力吗?
A是 B不是
选A的占65%,选B 的占35%
3.你认为教师不在乎你或不督促你是你失去兴趣的原因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选A的占19%,选B的65%,选C的占16%
4你是否觉得教师讲的好,就想学,讲的不好,就不学吗?
A是 B不是
选A的占78%,选B的占22%
从教师的原因调查来看,教师对于学生是重要的,农村教师素质相对于城市的教师而言是低的,这主要体现在少部分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本身自己的基本功就不行,整体实力就比较差,许多的方法和技巧就用不上。另外少部分教师的竞争压力小 对待工作不认真,不尽职尽责,不经常检查和督促,不鼓励和关心学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英语教师工作辛苦,每周早晚辅导,还有学校的工作,所以很少能挤出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导致一些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教师必须进行教研教改,学习心得教学理念和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别的原因
1.你不愿学英语是好朋友或其他人不学吗?
A是 B不是
选A的占8%,选B的占92%
2.你对英语失去兴趣是因为家长不关心吗?
A是 B不是 C有一点
选A的占34%,B选的占57%,选C的占9%。
3.你对英语失去兴趣是因为网络游戏,电视等因素吗?
A是 B不是
选A的占31%,选B的占69%
通过别的原因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不是受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的。
四.关于调查结果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过程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在主体意识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他们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及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来实现;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主体,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教师调控与学生中心相结合,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作为教师,应当注重教师的角色,做好课堂上的引导者而不是“君主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需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如何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他们喜爱英语。
首先,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
教师第一次到新班上课,尤其是第一学期的第一堂课非常重要。教师不妨用英语作开场白,力求说得流利、优美和动听,让学生对你的语音感兴趣,从一开始就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的心理,唤起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学好英语首先要开口读,多听些英文歌曲,多看些原声电影,既可以模仿又可以提高兴趣。向学生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指导,例如怎样记单词、背书和做练习等等。鼓励学生只要努力,英语是能够学好的,同时提醒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克服学习英语时碰到的困难。总之,第一堂课必须认真上好,力求达到完美,让学生对老师和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深深地爱上他。
其次,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增强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教师要情绪饱满地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予以鼓励。现在的英语教学注重交际能力的训练,听说活动大大加强。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给予充分的谅解,并积极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答案,使他们在学习体验中增加信心,对学困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常讲“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等话语,增强其学习英语的愿望。了解他们的困难及对教学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期望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活泼有趣的语言环境,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使他们在英语的运用中得到乐趣,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学了一组单词和短语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情景构思,编一段话;上讲台表演自编的课本剧,剧情可依照课文的内容,也可由自己创设;看完文章后,将主要线索写在黑板上供学生讨论,或给出一个话题,分几组陈述自己的意见;把日常口头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以“抢答”形式回答,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乐于参与,自然趣味无穷。不管什么课型教师都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变换角色,让学生参与其中,寓教于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大纲》中所要求的,又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开发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课堂上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后也应有丰富多彩的节目,如讲故事、学唱英文歌、开英语联欢会、举办英语班会等。课内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学生可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为今后开展更深层的教学作铺垫,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