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以生为本 高效识字 王晓艳

    以生为本   高效识字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晓艳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学,更是学生学习其它内容、实践、探究的必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识字教学,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和能力。

    针对低年级识字量较大的问题,学生的自学、合作和探究非常重要。我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以生为本,在互动与交流中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次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一、在前置性学习中学习生字

    前置性学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刚开始时,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一般识字的前置性作业可以布置为:

    (一)试读课文,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读出字音)。

    (二)将所有的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到了二年级,除了圈生字,还应该把生字带出的词语也画出来,识字、读词、读句)。

    (三)给生字条中的生字注上拼音,进行平翘舌、前后鼻音、边鼻音的分类识记。

    (四)想想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

    当学生有一定的的自学能力后,可将以上学习布置为常规性预习式前置性作业,节省更多课堂时间用于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二、在合作中互助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四人或六人都行,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或轮流)。

    在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生字自学情况,比比谁最棒。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小组中交流生字自学情况:几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其他学习伙伴跟读一两遍。鼓励教读者把自己当作小老师,教读时尽量强调生字的读音(平翘舌、前后鼻音、边鼻音等),字形(即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减偏旁、编儿歌、猜字谜、数笔画、析结构等),字义(组词语、说句子、作比教等)。如果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学习伙伴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这样,既最大范围地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实现了学习互补,强化了对生字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胆量和学习的有效性。

    三、在全班展示中学习生字

    小组互助学习之后,还应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曾经尝试了请小老师在方位上或上台汇报:

    小老师1带领读字音并正音;小老师2组织记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小老师3组织扩词;小老师4组织造句。

    虽然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当小老师,但时间长了,学生就没有新鲜感了,再加上这种方式将音形义放在几个环节交流,汇报较死板,也很费时,所以不宜长期操作。我更主张汇报时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班展示交流:可以小组成员全体起立在方位上或讲台上轮流汇报自己在合作学习时交流的生字;也可以请小组代表在方位上或讲台上轮流汇报;还可以请多个小组代表组合在方位上或讲台上轮流汇报。

    汇报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汇报语言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渗透,并长期训练。如刚开始我班有的学生在交流自己编的字谜时,一站起身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同学他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了某个生字,然后再说出他编的字谜,完全不能激发其他学生的猜字兴趣和补充发言。我随即便在全班引导,汇报交流编字谜记生字时可以这样说: “请同学们听我编的字谜,猜一猜是哪个生字?”当你抽同学猜之后,还应该评价,如果猜对了,你就可以说:“恭喜你猜对了!”如果猜错了,你可以委婉地说:“谢谢你的参与,请你再动脑筋想一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组织语言变得准确甚至更丰富了。

    全班汇报展示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下进行的。如果平时没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那就应该由我们老师引领学习,重在教给学生识字的一些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等。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如果教师不趁早在低段提炼,不坚持在每次识字教学中强调,学生仍然会搞不清楚。没有方法就不会有高效率。

    四、在复习评价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迁移能力较差。因此,及时复习认读的生字,在评价交流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针对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如: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一文中有一个特别容易识记错的生字“游”。有经验的老师一定遇到过不少学生在书写“游”字时,总是把它写成“氵+ 放”。为了巩固到位,预防学生将来出错,复习时,我是这样引领的:先出示词语“游鱼”,拼读后让学生用“游鱼”编个小故事,然后老师适时和学生挑战,抛出故事: “小方是个小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到河里学游泳。游着游着,一群游鱼游来了,小方高兴极了。”一边说,一边演示“游”字的构造,再让学生表演,最后再齐读句子。这样,学生对生字“游”的音形义搞得一清二楚,我想,这样的识记一定会让学生终生难忘。类似《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的“移”字,《彩虹》中的“洒”字等都可以联系文本句段,用做一做、演一演的方法巩固。

    这一复习过程,除必要的表演、示范、讲解外,教师应适当放手,鼓励学生评价,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在评价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培养识字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巩固生字新词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火车、猜字谜、PK读、表演猜字、语境填空等。在执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册1课《古诗两首》后,我把新学的一些生字放在了这样一个语境中:

    春天来了,河堤上杨柳依依,一只黄莺停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它似乎在咏叹:“这绿色的丝绦真美呀!这新绿的细叶应该是二月的春风裁剪出来的吧!啊,春天真好!”

    学生读着这段优美生动的文字,特别感兴趣,恰到好处地巩固了生字“堤、柳、莺、咏、丝、绦、裁、剪”的认读和理解。

    再比如学生展示交流《纸船和风筝》一课的生字后,我设计了“字谜我来猜”游戏,让学生猜了三个字谜:“每天头上戴草帽 ” “土字下面有一只掉了一根毛的羊”“一个人很少用手说话” ,学生兴致特别高,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巧妙地巩固了生字“莓”“幸”“吵”的认读。

    此外,适时加入一些练习题,也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如学了生字“圆”“汽”时,若设计一道选字填空,就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同音字之间字义的区别:

    圆     园                     汽    气  

    公( )  ( )形   花( )       天( )   空( )  ( )水

    乐( )  ( )心   半( )     ( )车    ( )油     正( )

    无论是要求认读的还是要求书写的同音字之间的这种辨析练习都是必要且重要的,还当强化练习,如“在”和“再”、“做”和“作”、“带”和“戴”“晴”和“情”“忙”和“茫”等等。

    五、在课外阅读生活中强化识字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家长力量,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孩子年龄特征,督促孩子多读课外书(从学完拼音后就可以买注音版课外读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课外阅读生活中巩固熟字,认识新字。教师随时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小结识字方法并予以指导,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如:合理安排时间开展识字大赛、成语接龙等检测学生生字认读的情况,并根据比赛结果评选“识字大王”,发放表扬信。

    识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只要坚持以生为本,授人以渔,就能攻克难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点击次数:166  发布日期:2019/5/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