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戴娜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戴娜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听”排在首位,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只有把“听”的输入环节做好,才能确保“说、读、写”的正确输出环节。就英语高考而言,听力测试是试卷的第一道大题,占30分,可以说听力部分的成败对学生的考试心态和结果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无论英语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对听力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应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这类学生往往英语基础薄弱,听力更是一条“拦路虎”,从开始的“听不懂“”,到后来的“不想听”,随着挫败感的增加,渐渐对听力甚至英语学科形成抵触情绪,进而采取放弃的消极态度。与此同时缺乏语言环境,这是大部分普通学校都存在的现象,这类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区域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部分老师也是对此重视程度不够,教学重点往往更侧重笔试方面,在课堂上直接用中文讲解,更不用说课后的听说培养。另外很多学生也存在考试技巧不足的情况,在考试当中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做题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往往还在想上一题,但下一题已经开始,经常顾此失彼,只是盲目地听,却没有针对题干作出有效的判断和记录。这样造成错误百出,效果自然低下。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让学生加强朗读和阅读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听力也不例外。首先学生自己要会读,才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不同的语境,词汇会发生语音与语调的变化;再加上连读、重读音、弱读等发音现象,就算是一个常用词汇,学生很有可能会误认为是一个生词。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熟悉其语音语调的变化,加强词汇的记忆和阅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按话题给词汇分类,结合常见的听力场景,做相关的练习;也可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填空的形式来熟悉和强化话题词汇。听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和朗读、阅读以及记忆各方面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应该加强自己的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进行长期的听力培养。
二、引导学生用英文思维,同时注重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且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
要注意选用听力材料的广泛性,主要分为精听和泛听两部分。精听部分主要采用课本的课文听力和课后的听力套题配套练习,到高年级要采用高考原题的听力套题进行检测。在每一次听力测试之后,都要进行相应的适当讲解。做完题之后,可以把每套题做一个录音的回放,学生重新听一遍,着重注意自己听错的地方。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重复听到的内容,教师再进行点评和点拨,主要是容易误听和学生不熟的关键词汇。在泛听方面不拘泥于课本,可以选择动听的英文歌曲,优美的英文纪录片以及经典国外影片片段等形式,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广泛性,并要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听力资源,用多媒体配合画面帮助学生提高兴趣,进一步的理解听力内容。
三、培养学生的听力解题技巧
在做听力试题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试题上,不要强求听懂每一个词语。主要抓住关键词,获取关键信息,并适当的记录,尤其是涉及到数字、日期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记录。在第一节的前五个小题中,如果有听不清楚或不确定的题,不要浪费时间继续思考和纠结,这样会耽误下一题的听力,要敢于取舍,并且最好不要轻易改动答案;重视题干,充分利用发卷之后的前几分钟时间,仔细地读题干和选项,看清楚题干里的关键提问如What、When、Why等。学会挖掘题目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三个选项当中出现了1:30、1:45、2:30等时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时间段的准备:30分钟、45分钟、15分钟,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平时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师生一起共同分享探讨,多听、多说英语。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跟读,听写,师生问答,学生复述课文等环节其实都可以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起到训练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另外,课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提高学生听说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学生自己做英文电影推荐、英语诗歌诵读比赛、词汇听写大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自然对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信心,有耐心,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