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 靳为纪
浅谈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
◎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第十小学 靳为纪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爱动、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在课堂上能注意听讲的时间一般也只能坚持20分钟左右,之后部分学生就开始注意力分散、玩东西,甚至交头接耳说话。如果老师这时不进行组织教学,只是一味地埋头讲课,不观察学生的动向势必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呢?下边就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要创造吸引学生的良好氛围
学习是一种很紧张、很艰苦、又很枯燥的活动,不像上网、打游戏、搞课外活动那样轻松、愉快、有趣,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老师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备好教案,多设计一些有趣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老师要提前两三分钟进入课堂组织好学生,让学生先唱个歌、讲个故事或者背诵一段课文、古诗词、计算公式、定律等。稳一稳学生的情绪,先让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然后再以饱满的精神走上讲台,让班长以响亮的声音喊起立(或上课),学生齐喊“老师好”。老师回敬“同学们好”请坐下。在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听讲的欲望最强。你就把课前准备好的内容有声有色地讲出来,声音要洪亮,要有板有眼,要和唱戏一样该快的快,该慢的慢,要有抑扬顿挫之分。同时眼睛要直视对方,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老师在始终注意着自己,关心着自己,讲到精彩之处还要让学生跟你一起领悟,一起感受。一定要切记在教学方法上单调死板,在学生面前无精打采,死气沉沉。因为学生的眼睛是敏锐的。教师在讲台上如果精神抖擞,春风满面,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且受好奇心的驱使,会兴致勃勃地留心听老师讲课。反之,学生就会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洁流畅,快慢适中。说话要有趣味,引人入胜。要有适度的表情和手势动作,以增强讲授内容的感染色彩。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如:图片、幻灯、多媒体等。用生动形象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跟着你所讲授的内容走,不致于掉队。
二、不失时机的随时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讲授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低年级可能时间更短些),某些学生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有的开始低头不在听讲、有的抠指甲、玩橡皮、玩铅笔,凡是能摸得到,够得着的东西都是他们的玩物。这时老师就要把他们的注意力给转移过来进行组织教学。首先,老师在讲台上喊出一、二、三,让学生齐喊“坐端正”这样的口号,以唤醒他们,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时,学生就知道自己上课时已经走神了。
其次,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暗示作用。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情况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使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它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对学生加以暗示,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下面搞小动作,老师只要用目光注视他,学生就会停止动作注意听讲。对于那些上课容易走神,暗示不起作用的学生,教师可边讲课边走近他的身旁,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或提问该生回答问题,或在该生旁提高讲课的声音,暗示该生已经分神,让他尽快注意到自己分心而应收心听课。这种给予信号,监视控制的暗示方法不仅纠正了违纪和分心学生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全班其它学生的正常听课。比强硬点名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无疑于一副强效的催眠剂,使学生恹恹欲睡。而精彩、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高潮跌起,不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紧张有序,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老师教的得心应手,让他们都愉快地上完每一节课,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
总之,课堂上组织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重。使课堂教学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的:“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组织好教学,而且能保持他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