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 山西省乡宁县幼儿园 张芳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只要幼儿教师有了科学而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会知道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近二十年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历程看,由当初《幼儿园工作规程》指道这观念更新,到今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进一步指导,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转化的关键是从认识的层面上对理念本身的理解和认同,在操作的层面上又对蕴含着某一理念的实践所运用的策略和智慧。有效优质的教育活动,包含着教师对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实践所运用的策略和智慧。这个只会蕴含在尊重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强调幼儿自主性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一、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障碍
业务培训得不到保障。我国幼儿教师的入职的门槛较低,一般是中师学历,求学期间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不足。工作后,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由于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更无法保障他们培训的权利。即使在一些能提供培训机会的幼儿园,培训效果也值得商榷,往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目标,忽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业务培训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激发不起幼儿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
专业知识是体现幼儿教师专业特点的最重要的依据。L.S舒尔曼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框架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涵盖如下几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景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可见,幼儿教师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要有广博的学科性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与情景教学的复合性知识体系。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的能力则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实践能力要求幼儿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时,能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快速思考和探究,根据现场的情况调动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作出创造性的行动。实践能力的获得不是朝夕之功,是教师经常对自己的实践经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 幼儿教师培训要专业化
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培训课程随意性大。
目前各地培训机构开设的培训课程缺乏质量基准的规定,并且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很多地方培训计划政出多门,致使培训对象、内容重复,培训工作缺乏系统系连贯性,重点不突出。
2、培训管理不严密
很多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期间,学员存在着迟到、早退、闲聊、打电话等现象,说明学员并没有把培训是为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宝贵机会。不少幼儿园也是认为组织培训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教师参加培训是出于任职资格的需要,至于参培教师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没有考核依据和标准,受训者一般也不会对培训效果进行反思或反馈。因此在实践中存在着难以准确评判哪家培训机构效果好,哪种方式更有效的问题。
所以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和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培训课程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方法来实现,培训方法和策略需要建立在对成人学习规律的把握之上。首先,从知识的建构性来看,教师培训要重视培训者和参训着的互动和对话,以期帮助参训着在新旧经验与知识之间建立其联系;其次,从知识的社会性来看,教师培训要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以促进学院与学员、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再次,从知识的情境性来看教师培训要重视实践共同体的建设,以促使学员时间智慧的提升;最后,从知识的复杂性来看,教师培训要提供对杨凡华选择,以估计每个学员学习的独特性。根据学前教育的基本特性,面向园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也可以以游戏为载体,以及发教师参观积极性。此外,可通过原本培训,改变课题研究重量不重质、讲虚不求实的现状,使培训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促使幼儿园教师实现从新手------熟手------能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值得强调的是,园本培训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实效,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题性。培训机构可有意识地加强对园本培训的专业指导,在更大范围、更光领域做好园本培训的保障工作。
三、在共同学习中促进教师的发展
1、处处留心皆学问
读书应该视为教师中的一部分。读什么书是关键,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在反思中成长》、《爬上豆蔓看自己》、《请让我慢慢长大》、《被压迫者教育学》、《教学勇气》等启发自己审视内心的书。看影视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扩大视野:如《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闹宝莱坞》、《草房子》等,每部影视作品都引发了教师们的共鸣和思考。
2、事事深入求成长
反思、钻研,哪怕只是讨论一个案例,观摩一次活动,我们都应该不断回味、继续思考,琢磨他人提出的观点,吸收伙伴的建议,改进自己的行为。正是在不断地反思和钻研中,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行动中成长,行动,永远是研究的途径和目的。记录、钻研,最后将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改进实践。在行动中又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在调整,在付诸行动,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其实,“记录提炼----反思钻研------行动改进”并不是线性深入的,而是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可以说,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行动的研究,完整的过程应该是“记录------反思钻研------行动改进-------再记录提炼-----再反思钻研-----再行动改进”,在行动中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