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罗成德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龙新小学  罗成德

    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要培养兴趣,以激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知识促进思维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

    如在讲乘法口诀之前,首先设计了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出一位数乘法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计算了三道题。由此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以导入课题。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二、要教给方法,以启迪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1、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表明,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适应这种思维方式,就需要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材料感知作为支撑,建立表象逐步达到抽象。

    如: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让学生用两手的十个手指进行操作,5+1=    5+3=   5+4=  ……等,

    提问:“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另一只手里还有几个?怎样数出结果?”

    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投入了操作,通过操作建立了深刻、清晰表象,抽象概括出“一只手”就是五个,不用再数。

    2、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提问要有思考价值,并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出现28X99+28=       28X101-28=     后,不这样提问题:每道算式加数有什么特点?而提出: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种问法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学到了宝贵的思考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

    4、增加练习的思维含量,注重练习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强化练习中实现,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找出规律,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如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25X44=     25X36=     让学生口算后:

    提问:同学们观察每题的数字,看谁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同学们积极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利用观察比较方法

    得出规律:44=40+4   36=40-4而25与4、40、400……之积能凑成整百、整千、整万……

    通过本题练习,使学生学会了思考方法。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只有多渠道、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独立分析,认真仔细,有条不紊等。在教学要常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完成作业,遇到困难要敢于钻研不怕失败;要克服盲目顺从,敢于提出质疑。只有这校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姓名:罗成德           学历:大专

    工作单位: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龙新小学 (通讯地址)

    职称:小教一级           邮编:552405

    联系电话:13985971553   (13885933756)

                                               

     

     

     

     


    点击次数:100  发布日期:2019/3/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