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张熠

    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张熠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受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效果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通过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通过不同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其中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革命先烈的英勇不屈,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科学家、文学家的杰出贡献,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有如诗如画的锦绣江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厚炽烈的爱国思想,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对教材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等折射着时代的风貌。学习这些课文,看看别人怎样生活,看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把握自己的学习机会。

    再如《七根火柴》、《梅岭三章》《最后一次讲演》等,让学生从前辈的抗争史与创业史中了解什么是毅力,自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陶冶自身修养。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天下,放眼未来。

    总之,只有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通过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能够反映学生的认识能力、心理活动等,同时,教师通过批改,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尤为重要。我曾经以捐助希望工程、资助失学儿童为题,布置了作文《给地震灾区孩子的一封信》,鼓励学生献出爱心,在信中,许多学生言辞恳切,表达了对灾区孩子的同情和帮助,使学生深受感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高尚品格。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家长报有逆反心理,针对这些,我抓住时机教育他们理解父母,用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培养他们自我支配,独立生活的能力。

    众所周知,初中生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每天零食不断,个别同学间还存在着攀比现象。有的同学抱着“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错误观点,针对于此,我布置了《同学之间可以攀比吗》《这样的事不值得一提吗》等几篇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认识假恶丑。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在教学中,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优美的音乐欣赏陶冶了学生的个人气质和修养。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更新靠的是真才实学,从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点击次数:118  发布日期:2019/3/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