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张晓娟
3
阅读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张晓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进取中取得的成果。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进行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渲染氛围,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但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以初中语文《端午日》这一课为例。本课主要描写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热闹场面。因此,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以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入境,展开阅读了解更多的信息。当呈现出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的图片时,学生的眼球都被吸引过来了。等到欣赏图片完毕后,我抛出问题:韩国曾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针对这个事件,你有什么想法?由于与热点问题相关,学生开始展开激烈探讨。又如,以初中语文《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西双版纳:高高的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以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阅读。在以上案例中,语文教师以情境为载体,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是否与课文学习内容相关?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情境教学的效果才会更突出。
二、端正阅读态度,重视个性化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得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为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关系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的有关文件中。我国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语文课程的目标时,也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只有全面正确的理解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观点,提高我们的理性认识,掌握新的理念,才能端正阅读教学观,力避应试化倾向、力避理解单一化、力避文章整体的破碎化,从而找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注重层次阅读,培养整体阅读能力
整体阅读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具体综合,也是培养重点。在培养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三个层次来进行。两个方面具体是指:读物的整体内容和读物的整体形式。读物材料的整体内容和读物思想的整体内容构成读物的整体内容。人、事、景、物、问题、主张、见解等方面构成读物材料的整体内容。通过材料整体内容的表达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生活情趣、哲学道理、道德品质等为读物的整体思想内容。读物的整体形式具体包括问题和语言两个方面。整体阅读的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篇的阅读、段的阅读、句群的阅读。篇的阅读范围还可包括单元的阅读、系列丛书和文学巨著的阅读。篇的阅读是这三个层次中整体把握的意义的最关键部分。读物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必须全面、准确、深刻。篇的阅读是关键,它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解决段的阅读问题;段的阅读解决好了,才能解决句群的阅读问题,这是一个相关联的链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段”是指意义段,不是行文的自然段。段和句群相对于篇,都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都有一个整体概念,都是以“篇”的整体存在而存在的。客观上讲,段和句群的整体阅读方法与篇的整体阅读基本相同,关键在于对材料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材料内容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教师是关键,只有具备了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感染,进而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体阅读习惯。
四、加强互动阅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对书本的阅读,还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对书本的阅读的互动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旧的模式下,总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时候的教师往往会出现独裁的一面。新的教学改革出现了要尊重人才的自主性,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新天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对比论证中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学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要在学问中寻找一种爱好。中学生的课程很多,该如何提高阅读水平?这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发表看法,最后总结阅读的问题所在,由教师给予解答,通过多方对话,互相交流,学生就能收到很好的阅读学习的效果。教师在为学生解答疑难中,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这对教师本身的知识也是一种挑战,因此,这就在无形中给教师一种压力和鞭策,促进教师不断的探究新的阅读知识来满足学生的要求。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