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刘永菊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吉林省大林子镇中心校   刘永菊

    数学计算正确率低是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学生计算不准确并不是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的“粗心”和“马虎”,而是计算能力差。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够重视,而发展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认为计算不可忽视。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计算会出现错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题目看错抄错、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等。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练习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通过对作业书写的要求,使学生养成态度认真、书写规范、步骤完整、考虑全面的好品质。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二、培养计算兴趣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然后对症下药。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训练是可以让他们比谁的正确率高、比哪个组优胜多、比谁拿金牌,银牌,铜牌,等等。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赛意识,从而产生计算兴趣。

    三、加强训练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要正确,必须熟练的掌握 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教学时要运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规律。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其重点和难点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之外,还要让学生用学具操作,懂得"满十进一", 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还要把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正确进行计算的重要保证。

    2、数学的常规训练

    方法一:每节数学课都抽出一些时间做20道口算题,开始时不要求快,但要按规定时间完成。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日积月累,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方法二: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还可以请学生每天为自己记录准确率和时间,每周学生可以自己做一次统计,在计算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有意地进行记忆训练。

    方法三: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培养学生耐心检查的习惯。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重算法、逆算法也是很好的验算方法。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训练应持之以恒,只有多磨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点击次数:52  发布日期:2019/1/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