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蔚爱玲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 陕西省渭南市红化学校 蔚爱玲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要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下功夫。”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提高质量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坚持应用导向,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那么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来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需要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而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
例如在教学“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了一个“生日切蛋糕”的情境:气氛很热闹,在唱完生日歌、吹灭蜡烛之后,大家提议让小明切蛋糕,妈妈说:“我们每人吃这个蛋糕的三分之一……”妈妈还没说完小明马上抢着说:“我要吃这个蛋糕的四分之一!”爸爸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知道爸爸为什么笑吗?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在积极探究和交流合作中发现:原来三分之一比四分之一大,难怪爸爸要笑了。在学生活动之后我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这个蛋糕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理解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通过直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展示,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探究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单向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很难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此时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生硬的套用和大量习题的练习,不仅无法形成数学思维,反而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和逃避情绪。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巧妙地转换成为具象的实物形态,如图像、动画、视频等等,以帮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通过教师讲 解来教授给学生变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获得新知。 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单项传递知识的过程,我们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 34+18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又利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拖动图像的功能,给学生出示了37朵黄花,和18朵红花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自己能否找到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先从37朵黄花中拖2朵黄花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20朵,再和35朵合在一起即:18+2+35;
有的学生从18朵红花中拖3朵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0朵,再和15朵合在一起即:37+3+15;
还有的将整捆的拖在一起,再将零散的拖在一起即:(10+30)+(8+7);还有的将10朵红花拖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7朵,再将47朵和8朵合在一起即:37+10+8也有的先将30朵黄花拖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48朵,再将48朵和7朵合在一起即:18+30+7。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拖动花朵寻找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有的学生一人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辅助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