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在“乐”中“写”文 代吉草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学生在“乐”中“写”文

    ◎   青海省玉树市第四完全小学   代吉草

    摘要:从学生的兴趣去培养习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习作技能和方法,减轻学生写作负担,从而让学生更能写好作文。

    关键词:激发兴趣;贴近生活;合作学习;感悟

    目前,学生们面对习作普遍感到困难:一是找不到材料,二是心中有话无法表达。如何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孩子们的趣事,并能通过写作激发他们发挥想象,交流情感,展现自我,憧憬未来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共享习作的快乐。为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写、爱写的意境。其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关键,创设积极性是前提。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的:

    一、创设意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具爱玩、喜动、好奇和凭着兴趣做事的心理特点。我把学生拥有的这些特点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并以此为题材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写作。让学生在玩中能说话,在乐中能“领引”写话。如:我在一节语文上跟学生们一起谈话,询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为了表达自己,同学们滔滔不绝,就在他们说得激烈时,我煞住了他们的话题,用同情的口吻说:“真遗憾,许多想说的同学没办法在这里说。可是老师还是想知道大家的见闻,怎么办呢?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吧!”很多同学都起到了要用“写”的方法记下来,让老师慢慢看。于是,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对大家提出了每天写当天新发现的要求,在每组发给一个本子,在本子的封面上写着“天天都有新发现。”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命题贴近生活、新颖、生动

    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新颖的题目能让人耳目一新,能使学生产生“读”与“写”的强烈愿望。

    1、巧用比喻拟人,化抽象为形象

    表现抽象感情的文章,应用生活中具体事物作为载体。如用比喻作标题的《丑菊》。用拟人句作为标题的,如课文《河水的呻吟》、《向日葵笑了》、《小草掉泪了》等。这样化抽象为具体,鲜活的题目能深深吸引住学生,有利于生动形象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2、巧用诗歌名句,运用优美诗词

    名句运用恰到好处,能吸引住读者。如写人进步的可用《更上一层楼》;写人物的,运用歌词,也能光彩夺目,如《同桌的你》、《朋友》,同学们一起看兴趣盎然,求知心切。

    3、供写作范围,学生自拟标题:在经常教给学生命题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根据提供的写作范围来命题,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和愿望,生长出一个个富有生气,个性化的“题眼”同样吸引着学生。

    三、引导合作作文,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习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引领人教育的重要策略。并能培养学生在互动学习生活中协作、竞争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1、单独日记变循环日记。

    让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在同一本日记本上轮流日记,记录各自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写好后,下一位同学对前一位的习作“作”适当的点评。这样减轻了学生的日记负担,对日记少了几分厌烦感。在学生相互交流中拓展了写作思维,拓宽了习作的内容,日记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记人记事的,有编童话故事——评语也是五花八门,“点评得头头是道,恰当好处”如《小鸟得救了》一文,学生点评说:“你能抓住小鸟的心理特点来写,真善于观察!:”如《我是神笔马良》,一生点评说:“假如你真的拥有了这支笔,你会描绘出更加美丽精彩的世界,在你以后的学习旅程中,希望你努力去寻找它吧!”——这些都是“童言妙语”,真情流露。我深切感悟到这些学生不仅能写文章,而且会修改文章了。在“互评互改”中感受乐趣,从而培养了写作兴趣。

    2、个人作文变合作作文

    班上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常不愿意上作文课。为了顾及弱势群体,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习作,组长带领指导。不过,在习作中必须批注哪个词、哪个句是谁提供的开头、结尾又是谁写的、谁想的。谁写的词语或句子最多、最丰富、最新颖。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激发写作热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强调“互批互改”,互相交流

    我在每次作文写完后,都要求每小组“互批互改”,并在小组中推荐出一篇佳作,由小作者上台朗读。让这位学生产生自豪感,喜悦感。而听的学生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并在此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互批互改”作文使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得到了互换,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互批”作文有利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学生通过“互批互评”,共同欣赏佳作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了取长补短。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在乐中合作,在乐中习作。

    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录觅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而更该关注学生作文学习方式的探究。让学生乐于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力求做到情感开放零约束。

    参考文献:远程资源论文集选参。

     


    点击次数:125  发布日期:2019/1/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