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小学数学和谐愉悦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和技巧 栾世田
创建小学数学和谐愉悦课堂教学氛围的方法和技巧
◎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鲁戈庄小学 栾世田
新课程改革提倡和谐愉悦课堂,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学习知识。作为数学课,如何创建和谐愉悦课堂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愉悦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良好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谈话交心,获得学生们的尊重。在课堂上,更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氛围中深入到合作学习中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产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强大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探究,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二、建立和谐合作学习小组
良好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间的和谐合作,创建和谐合作学习小组,无疑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刚开始进行分配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的兴致会高涨。在分配时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选定好组长,优生带中差生,组内进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鼓励大家齐心协力,进行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由于在设立小组的时候就渗透进了竞争意识,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有序,团队意识也逐渐养成,学习成绩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小组内成员相处融洽,集体荣誉感增强。和谐合作学习小组有效促进了数学课的良好体验。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数学课教学形式
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重点讲解、难点突破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数学游戏,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全员参与,互动交流。凡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多角度呈现数学公式演变推导过程,使学生在充满好奇中愉快地掌握课堂知识。
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首先要注重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凡是学生能够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教会学生学会探索、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当然,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一个人若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就会低估自己,丧失信心。为此,教师还要不断地给学生积极的评价,不断地对他们鼓励,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成为永不言败、意志坚强的发展的人。
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正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最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巧妙地设置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就能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学习活动就会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和谐课堂的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去感知、领悟、体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情境材料的新颖性,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并时常变换创设情景的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的目的,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
创建小学数学和谐愉悦课堂教学氛围,是学好数学这门功课的基础。数学老师只有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处处为学生着想,才能把数学这门功课教好,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功课时,能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