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考点 精准复习 栾祥虎
紧扣考点 精准复习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两峪乡中心学校 栾祥虎
摘 要:中考题是非常灵活且需要深度思考,颇具挑战性,通过明确考点抓基础、精练习题抓训练、重视实验抓运用、落实专题促能力、精评细辅抓落实,多措并举,并及时调整复习的节奏与策略,将复习的有效性做到极致,人尽其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明确考点;精练习题;重视实验;落实专题;精评细辅
中考题是非常灵活且需要深度思考,颇具挑战性,如果对题目的深入分析能力与各块知识间横向迁移综合运用的能力匮乏,将很难博得高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中特别要注重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将方法和技巧穿插于日常教学之中,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
一、明确考点抓基础
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考试考点、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仔细研究《中考说明》考点要求,熟悉近几年中考动态,在复习教学中更能做到心中有底;紧扣教材教参,使自己的复习有方向、有目标,使自己的复习能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依据,从而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复习更有的放矢。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让学生知道考什么,还要知道怎么考。我们这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
一是防止抛开教科书,搞“题海战术”;
二是防止把教科书看成“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
重视基础,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所以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特别要注意教材中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4)相关的物理学史。
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在复习时,我们尽量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精心设计基础题,激发学生学习双基的内在动力。
二、精练习题抓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练习平铺直叙、势必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陷于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搞题海战术,学生就会疲于做题,不求甚解,敷衍应付,效果较差。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每个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梯度有层次,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中考题注重凸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精典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是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教学中,要通过问题的拓展、延伸等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进行能力的迁移。我们将复习时的一种方法戏称为“定点爆破”,即围绕一题,进行横向、纵向拓展,并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归类,完成知识的迁移,在每章中确定“爆破点”,形成小专题,进行专项训练,这样也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习题训练中要关注中考热点和透视“盲点”问题,把握好考试动态,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解题规范,忌轻视“过程”用语,重视课堂学习,忌课外题海练习,重视理解分析,忌呆板机械记忆。
三、重视实验抓运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题往往也是中考的失分点。所以,物理总复习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复习,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步骤、方法。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所以,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四、落实专题促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争取把“薄题变厚,厚题变薄”,弹性取舍。在第一轮复习后,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的共同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进行“小专题”复习,将薄题变厚,释疑解难,查漏补缺。如电路故障专题,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专题等,将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归类评析,注重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深化了课本内容,锤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小专题”复习能将有限的复习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如声学、物态变化等较简单的专题要将厚题变薄,只抓重点要点,节约时间。
专题复习除了以知识间联系为重点训练之外,还要注重解题格式规范化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丢分,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精选专题,尽量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五、精评细辅抓落实
有考试,就会有竞争,有对比就会有差别。对优等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除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横向能力提高;对差生多鼓励、多检查、多辅导,落实是关键,考试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去寻找,分析做错的原因。同时还要尝试对各种题目进行归类,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稀里糊涂做题,对及格和优分临界生更要高度关注,逐人逐题帮其剖析与反思,查漏补缺,不断提高!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多措并举,并及时调整复习的节奏与策略,将复习的有效性做到极致,人尽其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