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张木森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张木森

    摘要: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情感教育渗透的几大途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基础之上,对教材中一切可用的情感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并通过这一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力量,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进而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的学习中去。情感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做为初中数学教师又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教育历来都是注重成绩,忽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的,同时也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忽视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及数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和枯燥,同时在这种模式下,有的学生则成为了“高分低能”的代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降,实际的生活中很难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深入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息息相关,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并非高深莫测的,在生活中就有数学的应用,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中仅仅存在着数学定理以及公式,不像语文、政治等人文学科具备足够的情感因素可用来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其实,这是对数学这门学科的一种错误认识。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严谨、抽象等学科特点,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就不具备积极的情感因素。如结合我国数学的发展史以及我国数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众多伟大成就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这样一来就能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要认识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积极情感教育因素,并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就能很好地促使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互动的过程既是两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同时也是两者之间情感的交流。情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的体验对于其行为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可以进行调节、调动以及强化情感,同时还具有迁移情绪和疏导情绪的效能,在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充满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促使学生愉悦,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是极大的体验。反之,消极的情感体验起到反面的效果,影响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途径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就没有固定模式,应以渗透为主。根据数学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学本身需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爱是情感教育渗透的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真诚的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才能更多的参与,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活动,关注情感培养。能够享受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爱心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二)教师是情感教育渗透的关键。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多是从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开始的,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趋于感性化决定的。这时教师的亲和力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得体的外在形象能让学生认同;优雅的言谈举止能成为学生崇拜的楷模;广博的知识和功底更能被学生倾慕;灵活的授课艺术亦能打动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忘记了数学的枯燥。如此,师生自然能够一同遨游在数学王国里。教师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我每接手一个班的数学课伊始都会先跟学生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谈数学的魅力、谈数学跟生活的密切联系、谈我对数学的痴迷等等,把我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把情感教学运用在教学中,做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让他们都爱上数学。安文筑教授曾提到:“中国的教师与德国教师的区别不在于教学能力,学科知识的差别,而在于品味、格调、气质的不同,中国的教师普遍不能享受自己的职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也才会将这份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是情感教育的关键。

    (三)生活是情感教育渗透的根本。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联系生活情景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又在更高层次上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才会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才会兴致勃勃的学数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景,尽量做到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努力将情感教学融入其中,有创造性的设计题目,在学生进行情景演示过后进行相关的提问,注意问题应该紧扣生活,将数学中的情感充分渗透,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题目时应该尽量形象生动,使学生在看到题目时,有积极的兴趣,渴望对其进行解答,这样学生有了求知欲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关于销售方面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先将课堂模拟成为一个小商场,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模拟销售,在学生兴致盎然、注意集中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抛出问题:“一套服装的售价为200元,商家的利润为80元,请问我们能够知道这套服装的进价吗?”先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入手,慢慢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再设置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使学生了解、熟悉关于进价、售价、利润、折扣等一系列概念,也能够将其牢固记住。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的教学,对关于销售类型的问题就会产生深刻的记忆,在愉悦、兴趣盎然中将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顺利教给学生,这才是促使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的学的动力,是情感教育的根本。

    (四)尊重是情感教育渗透的保证。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学困生”,帮助其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向家长告状等,那种做法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旦产生了对抗情绪,教育就很容易失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起作用。相信那些“学困生”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只要对其抱有热切的希望,并经常鼓励和帮助,哪怕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给他们带来安慰和鼓舞。因此,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的语言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对“学困生”更要多倾注一份爱心、多一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同样属于我”。通过情感教育去激励他,唤醒他,鼓舞他,感化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形成一股积极而向上的动力。这是情感教育的保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我们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让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18/12/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