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袁立文

    浅谈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   福建上杭二中   袁立文

    摘要: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它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促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提高教师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人人从中受益,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教学反思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够完美的瑕癖之处,催人改进。按教学进程,它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下面就自已在一次课堂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的受益体会,谈谈我是怎样认识教学反思的魅力色彩的。

    课 前 反 思

    以往每次在讲授《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时,总感觉到学生反应不是那么强烈,总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虽然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但是停留在口头上多,落实在行动上少,缺少师生双边积极互动。

    现在马上又要上这一课了,在教学前我一直琢磨怎样才能把这节课上好。如果还采取以往的教法恐怕未必能有大的突破。一天《闽西日报》一则报道“熊掌风波的悲与喜”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仿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栏目用活动课的形式来上好这一课呢。

    经过一番思索,我决定进行一次大胆尝试:在教学设计上打破常规,用“熊掌风波的悲与喜”贯穿全文,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座谈、讨论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去主持,自己去讨论、去发现。当时我想:只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 “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即使这节课“搞砸”了,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说干就干,我立即开始着手:“熊掌风波的悲与喜”的资料整理和活动课的组织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把经过整理的材料印发给每位同学,并结合课文知识列举了3个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布置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促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它具有前瞻性,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预防,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课 中 反 思

    活动课在高一(8)班教室举行。上课开始后我坐在教室后方,由同学们事先按选出的主持人来当“小老师”,同学们充满了新奇感,兴趣高涨,主持人也自然大方,按照(1)“例案”——两位女大学生下饭店吃熊掌看错价钱,忍辱含恨枉交巨款;(2)“援助”——一律师协会的律师带女大学生到饭店明告老板:经营熊掌触犯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应罚款2万元;(3)“真相”——为了不被罚款老板披露了用牛筋冒充熊掌经营制作假冒食品坑骗顾客的真相;(4)“结局”——女大学生不仅要回了被多收的款,还获得了1000元精神损失费;(5)“启示”——经营者要诚信守法经营,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五个步骤展示案例,引导同学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环环相扣。案例来自现实生活,但每个问题都紧扣教材内容,促使同学们熟悉教材,从阅读中去发现答案。同学们也深深地被“案例”吸引住了,从同学们的激烈的讨论、认真的阅读、踊跃的发言等一系列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

    课堂中我最得意、成功的地方,是在最后一个环节“急中生智”中。为了突破“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这一教学难点,我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况:

    “你与X同学一起到校外附近商店购买面包,买回来后一看已发霉,可生产日期注明正好是当日生产的——你怎么办?”同学们的发言五花八门:有一个同学说:算了,不过是1元钱而已;更多的同学说“拿回去换不就得了”;有的同学说:你又没有开发票,商家不肯换,拒不承认怎么办?有的说:我们有人证、物证,找消费者协会告他,不仅要更换,而且要他赔偿精神损失。……呵,真没想到同学们的发言如此精彩,如此充满智慧!这使我意识到: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平台,创造彰显主体性的机会,其实同学们是可以有很好表现的。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提高教师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促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预定计划,让学生充分思考,把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更具有探讨和争论的乐趣。

    课 后 反 思

    课后我来到学生中间。有的同学说:“老师,以后政治课还这么上就好了。”我笑着说:“这节课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们纷纷抢着说:“您没有完全照课本上”、“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问题设计得很活,有意思”、“其实课本上的内容我们基本上都看得懂,完全可以自学。”同学们的话使我感到欣慰,也使我感到警醒;它既给我以激励,也给我以鞭挞。由于缺少教学反思,过去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被我们忽视了,致使我们的教学中一些已久的积弊得不到改变,而忽视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缺少自我反思的习惯。反思本堂课,至少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一、课堂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场所。有的教师把知识点讲得滴水不漏,可教学效益并不佳。本堂课从本质上改变以往“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确立“以学促教,教为了促进学”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与学生交流和沟通,通过师生互动,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适应教师“学会教”和学生“学会学”的需要,真正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实践为研究提供经验素材,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产生深层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学反思过程。

    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重视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践成为目标明确并有先进理念支撑的实践行为,才能使教师完成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过程,也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充满希望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先从自身的教学行为下手,不能死搬教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教育教学方法。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性化教育思想。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镜子效应,人人从中受益,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工作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

    学历、职称:本科、教育学学士、高级教师

     

    本文由福建省上杭县丘银生老师组稿、荐稿

    详细通讯地址:福建省上杭县临江镇金岗新路50号  邮编:364200

    邮箱:fjshqys@163.com      邮编:364200  电话:13507532476


    点击次数:74  发布日期:2018/12/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