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域生本教育观察 李炜
剑阁县域生本教育观察
◎ 四川省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李炜
摘要:推进生本教育以来,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课堂,遇见了富有创见的教师。在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同时,阅读大量的课例、总结、评课、反思等,受益良多。从整体上来看,一线的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生本教育;观察;变革
剑阁县全域推进生本教育以来,笔者听课二百余节,看到了许多优秀的课堂,遇见了富有创见的教师。在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课例、总结、评课、反思等,受益良多。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的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笔者就剑阁县域生本教育的实践观察,谈谈几点体会。
一、“这一个”——关注学生的特殊性
1.明察学生的生存状态。实验学校在他们的总结中所提到两点很值得研究:
(1)留守儿童偏多,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前置性小研究准备不充分,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目前期待解决的问题。
(2)小学生年龄偏小,小组建设、组长的选派不到位。在讨论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但也有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差,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实施生本会不会导致两级分化更加严重?
这是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在引进生本教育模式时都强调前置学习,强调发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老师也都这样用了,可是我们的学生的前置学习条件是什么样子,他们能不能完成前置任务,教师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应当引起普遍关注。
2.研究学生群体心理。教育面对的是人,我们的一切活动其实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的认知之上。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又会怎样呢?一位老师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平时他很老实、听话,一直以来学习上都很认真,但是有一个月他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课上开始出现一些小动作,总是心不在焉,我曾多次用眼神提醒他,但他却视而不见,我在心里暗自认定这个孩子堕落了,他已经达到不得不批评的程度了,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
班上一个学生出现了特殊情况,由于有对比,所以还相对容易发现。如果是全班都出现问题,恐怕我们多会见怪不怪,习焉不察,或都怪自己运气不好,教到了笨学生吧。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其特殊性,我们的任务就是控制群体中的消极面而张扬积极性。
二、“鞋子忘记脚”——寻找适切的课堂
生本教育提倡小组学习,主张学生讲解、评价,要求学生动起来。有人说“鞋子合脚,脚就会被忘记”。真正有效的课堂其实并不在乎用了哪种形式,最高的境界就是忘记形式。
1.学习需要情感。著名教育专家朱小蔓说:“教师要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最大程度地让孩子们进入积极的情感状态、进入全情投入学习的状态。”可喜的是我们也有一些老师的课堂具有强烈的情感参与特性,试看姜兰老师的数学课:
在教授感受简单图形的周长时,我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个测量活动,找身边的物体,先估计它一个面的周长,再测量。 当我宣布可以测量任何东西时,学生欢呼雀跃起来他们一溜烟就离开了座位,量黑板、讲台、窗户、纸张,等等。孩子们测量办法更是五花入门,富有个性和创造力。如:有的先测量物体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有的用绳子绕物体一周,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让物体在尺子上滚一圈,滚过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
2.情感有待情境。情感不是命令出来的,它是在一定情境下的自然流露。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说“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可喜的是我们一些老师也有这方面的成功尝试。
苟欢容老师在课上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在苟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唱拍手识字歌,给生字偏旁和部件找朋友,小组展示识字方法,分享神话故事,聊聊现代科技成果……在活泼快乐的氛围中,孩子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头脑变得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
3.情境生成奇思。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质疑代表思维的深入,只有真正沉浸于课堂之中的同学才可能会提出问题。这种声音常常是不可预测的,但也是最精彩的。学生的一个好问题,可以让一节课堂满生辉,有时还能促进老师的反思。
在上《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谈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道:“老师,如果海鸥不是吉祥鸟,老人还会每天这样来喂它们吗?”老师的感受是“我被惊住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幸好她有处理这种意外的能力。赶紧转身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讨论。这个看似和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大家开始争论,谁也不甘示弱。不说你也可以想象接下来课堂的精彩情形。
三、每一天的挑战——教师的创造性
教育是创造性的工作,你每一天面对的是不同的任务,首先是教学的内容不同了,其次你面对的学生不同了,并且所处的情境天天在变,更不说孩子们的状态时时不同。
1.课程的再造就是创造。生本教育只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没有现成的结论可以拿来就用。每一节课都要我们重新构思。
正多面体与化学键。一位老师在讲解“正多面体”这部分内容时,与化学中甲烷的分子结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启发,在思考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扩大知识面。他先情境引入:教师将甲烷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C-H键的键角大小是多少?能否用数学知识证明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2.生活无处非课程。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但话说回来,要我们自己来挖掘课程资源还真不容易。有时靠的是你有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眼睛,一种敢于拿来的勇气。
赤壁大战中的气象。如一位地理老师在三国演义中发现了地理知识。著名的赤壁大战,先是一场大火烧得曹操狼狈逃窜,接着又被一场雨淋成落汤鸡。这位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的结论是这雨乃是锋面气旋形成,而此前借东风及曹操当初采用连环船的计策都是有气象学方面的分析依据。比较而言,曹操预测气候比诸葛亮预测天气本来是有更高的成功率的。
3.知生还要知心。学生群体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是个小社会,一切都要回到心理学上来。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知晓他们的群体心理规律。著名心理学家威格纳的“白熊实验”告诉我们: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产生不良情绪时,老师可以做个安静的旁观者。好多老师这个时候会找学生谈心或进行批评,其实那如同这个白熊实验一样,你越想让他忘记却越是强化了他的记忆;反之,不去管它也许会自然淡忘。
四、教研联盟——积聚智慧的组织
1.做真教研。由于各校分散,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会很少,但是随着一线学校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基层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交流。一线教师要注意时时发现身边的好课,互相切磋,在真诚交流中携手前行。
2.实证研究。区域教研联盟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要真正地研究问题,千万不可把复制别人的理论当作自己的成果,也不可从理论到理论的架空推演,而是要拥抱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用实践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分析。总之,要做那种切实有效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