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有斌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贵州省平塘县通州中学    安有斌

                 

          学生知识的多少,基本上决于课堂。而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处理不好,那就会产生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睡意绵绵的现象。因此,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自己的一点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多顾及一下不专心听课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统一听老师讲课,才能达到老师讲述、讲授知识的目的。学生听课的思想动向是参差不齐的,该如何统一起来呢?“不专心”这一类学生,他们并不笨、并不傻,主要是他们太懒。他们毕竟幼稚,对学习的重要性知识不深。一堂课之中,总有那么几个老是伏在桌子上,或漫不经心,人在教室心在外。出现这种现象,我是边上课边走下讲台,走到这样学生的侧旁,面带微笑,伸出和善之手,主动的与这样的学生紧紧握住片刻,让他内心知道老师是在鼓励他、关心他;对于个别实在太差的学生还要与他讲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并与他交朋友。多次这样做后,这样的同学慢慢改掉了上课不专心的恶习。比如我在讲授《小石潭记》时,一些学生在欣赏作者所叙景物时,兴趣不大,更不要说用心来领会内容了。我采取了上面的所叙所用之办法,到了下一堂课“知新温故 ”这个教学环节中,这样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上节课所讲的知识。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觉得愧对老师,对于上堂课所学的知识,主动的去完全掌握它。

        其次,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把学生思想完全引到课堂之中来。“好奇”的心理人皆有之,我们没一个人对任何事,或某样东西,都有探索之心,当明白了眼前事物的奥妙,在心理是何等的快乐、高兴。但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趣味荡然无存。一堂课的死气沉沉,教学没有任何效果,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我想第一要先了解这部分学生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然后再把他们的兴趣与课堂上讲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从一些生活情景中,有原则、有条理巧妙地过渡到复杂、枯燥的知识点上,这必定会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才能让他们完完全全把身心放到学习上。在如何理解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意思时,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过讨论可能得出结论:“一切都为别人着想”。只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了,学习就会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

    第三、“换位”的做法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学习上,一些学生的学习都是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一篇文章的理解,他们就没有把身心投入到情景之中去。课堂上,了解了他们这一些,就耐心细致的引导他们,看能否把自己变成文章中的主人公,要么把自己变成文章中的作者,去体会课文知识内容,去领悟作者在文章中的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第四、要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正确发言。人的心理,有那么一个特点: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发言,心理总有一种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班上一个叫唐第的学生,上每一节课,总是郁郁闷闷,好似内心有什么不快乐之事困扰自己,更不要说主动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了。一次,我们在上兴趣课,他好不容易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对他的优点进行表扬、对他的成绩进行了肯定,这时,每一位同学都侧脸去看他,那一堂课,唐第于以前判若两人。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去注意、去积累、去思考,只要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学生才会真正地去好好学习,成绩才会天天向上。

                                                             

                                       

     


    点击次数:91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