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李菊峰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   湖北省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  李菊峰

    一、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的是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重在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但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初始知识都是靠模仿式的学习方发获得,因此,学生习惯跟随教师的思维,模仿老师的破题习惯解题,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考。由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通过中,采用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尽量使数学生活化,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理论性强,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或者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解题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这一章节时,计算压路机铺路需用料多少吨?这里用到圆柱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和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激发学生模仿压路机铺路实验,启发学生路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用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通过模拟实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启发了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技巧,并获得了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知识灵活应用,可以开启智慧之门,为今后的数学创新奠定了的基础。

    三、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学生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五、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在具体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点击次数:119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