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于国芹
浅谈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高中古塔分校 于国芹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作为蒙汉杂居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较死板,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考试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致使有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实际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学了多年自己民族的语言以后,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听不懂,说不好,读不快,写不出。由此看来,传统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模式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具体培养学生能力呢?
众所周知,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前,我们对中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目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学实践也有偏差,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忽视对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其实语言知识只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在使用语言时,除要遵循语言的构成规则外,还应遵循语言的使用规则。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来说,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指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体系,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它强调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应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即席表达能力和话语能力,它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得体性。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即席表达能力指在真实的(而不是模拟的)情景中即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比较强调交际情景的真实性。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交际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性。话语能力指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而不仅是孤立的句子,强调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连贯性。
为了培养上述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学语言和学游泳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游泳教练只教给学生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学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游泳的孩子扔到大海里去,任其自生自灭,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游泳的本领。因此,语法教学要体现交际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用中学",不但要"活学",而且要"活用"。所谓"活用"就是将语言结构运用到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去。因此,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而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直观的、真实的、交际化的形式来教学。
(二)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关系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用民族语言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以往教师在少数民族语言课堂里使用汉语太多,再加上课下缺乏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环境,有些学生不得不使用汉语语音去标注民族语言单词的读音。在造句时,学生往往依照汉语表达习惯去造民族语言句子,结果说出来的句子不伦不类。学生在实际表达中,由于情不自禁地寻求汉语的帮助,先把要表达的想法在大脑中通过汉语译成蒙文,然后再说出来,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为了培养学生用本民族语言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蒙语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用蒙语教蒙语,让学生直接用蒙语理解蒙语,直接用蒙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尽量使用本民族语言,但必要时使用汉语。适当使用汉语是必要的,进行适当的汉蒙对比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宜过多。
(三)听读和说写的关系
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在交际中缺一不可。四者的功能各不相同,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若要实现高效的输出,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做保证。因此,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高中大纲规定:"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做法已经被证明是符合我国语言教学实际的。
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肢解课文,着重语言分析,忽视整体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方法亟待改革。首先,我们应当重新认识蒙语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获取信息;二是学习语言知识;三是获得阅读的技能。为达到这些目的,新的阅读教学理论建议采用下列步骤进行阅读整体教学:
步骤一:阅读前
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背景。
2.教学一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
3.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
步骤二:阅读中
1.快速阅读课文。
2. .提出细节性问题。
3.仔细阅读。
4小组讨论问题答案。
步骤三:阅读后
1.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讲解重点句型和新语言现象。
2.做练习。
3. 语言运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等。
阅读整体教学是将三个不同的阅读教学目的统一于一个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统一起来。
总之,只要我们在民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起来并落到实处,我们的民族语言教学就一定能够完成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