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渗透课标理念 感受英语魅力 秦照玲

    渗透课标理念     感受英语魅力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瓜坡镇陕化小学    秦照玲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由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创设新颖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情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热情。

    (1)多出示事物,贴近学生生活 
        如我教一节复习课,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复习,事先我让学生带好实物apple, pear,banana......水果,还有学生现成的文具,上课了,我先出示幻灯,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___的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实物,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的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再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2)幽默——课堂的“增鲜剂” 
        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但是对于女老师来说,这似乎比较难做到。有时课堂上来个“小幽默”,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在教“sweet,sour,yummy,yukky”这几个单词的时候,我就试着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同时我这样描述:“有一天,我们班的小朋同学回家以后,感到特别的thirsty,于是他去找water,可惜water已经没有了,这时小朋发现家里厨房还有一小瓶的“water”;他一拿起来就喝,哇,so yukky, 原来他喝的是味道很sour 的醋。”这时,班里哄堂大笑,学生不知不觉已明白了这几个单词的意思,甚至不需要老师教就已经掌握了这几个词。 
        (3)动静结合,提高效率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当然不是。英语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静”指得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得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
    三、营造听说环境,培养良好习惯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手段,积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消除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使学生放掉一切包袱,进行听说训练。

      听是说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听清楚,听准确了,才会说得自然流畅。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静听,不仅安静,保持不说话,不妨碍别人,而且全身心放松,我首先给学生做出榜样,听音的时候,力求不走动,轻声轻动,静静地站着,目光专注于课本,让录音内容自然流入耳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严肃而轻松的听音环境,学生在我的示范和带动下,慢慢安静下来。在听音过程中,有时,我要求学生比赛,看谁模仿得最像,小学生的表现欲在任何时候都想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地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对于他们的发言,我一一作以肯定,常用good、ok、very good,great等去褒奖他们,从一句句的模仿到一段一段地模仿,他们的模仿力在迅速提高,我常惊叹他们是天才的语言模仿者。人教版第二册有一课,是猴王与三个孩子的对话,录音中猴王的声音特别滑稽可笑,而又是成人极难模仿的,我真担心他们模仿不到位,结果大出所料,表演对话时,个个争当猴王的角色,下课铃响了,他们仍依依不舍舍,当过猴王的学生想看看别人的表演是不是胜过自己,没当过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告诉我他们不需要休息。就这样一个学期之后,不知不觉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每次听音一开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习专注的表情让我高兴,让我欢喜。学生告诉我:听音是一种享受,模仿学说是一种快乐,我相信这种好习惯将伴学生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总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新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点击次数:145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