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培养 代吉文毛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培养

    ◎   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     代吉文毛

    我国传统教育只讲单一授课制,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采用同样的方法,要求同样的步伐,并希望学生像士兵在操场上齐步走那样步调一致,这怎么可能办到呢?四五十个学生就是四五十个体,强调同一化,只能导致迟钝的学生跟不上,聪明的学生不满足,天才儿童不能脱颖而出,从而使大部分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失去学习的动力。试想,如果是这样,无论你老师如何嚷着让学生好好学,主动学,他们也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学得各有所得,发展他们的个性思维已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学习中的个性呢?我认为,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达到“四自”:自理、自主、自律、自信。下面我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四自”能力。

    一、学会自理,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

    自理,即能够创造性地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教师就要求学生能自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设计自学题,让学生按部就班地预习。殊不知,老师在强调学生自学的同时,又给他们设下了一个框架,使学生的自学成了完成任务,而非自主学习。那教师该如何做呢?辅导学生以一定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探索;可用课文后问题法、自我提问法、重点突破法等去自学,各投所好。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只是在课堂上加以检验,达到殊途同归之效。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不致有被迫、被逼之感,既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又掌握了学习方法。

    如我在教《劳动的开端》重点段时,就有意识地辅导学生以方法,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自学重点部分,并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有学生提出:课文中为什么要四次写到肩头?显然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当即表扬了他,并指出这位同学采用的就是重点突破的学习方法,他已找出了重点,下面需要我们全体同学做的就是去突破它。于是我用学生的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但在检验过程中又非一问一答式,也非满堂灌,而是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说:“挑煤要用肩,所以四次写到肩头”,“肩头的变化最能反映担子的重量”,并找出描绘肩头变化的语句:“压得生疼”,“肩也肿了,皮也破了”,“跟滚水烫过一样疼”,“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直冒冷汗”等,从中体会到了“我”第一次挑煤的艰辛。学生通过独立运用学习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课堂生动活泼,充满趣味。让学生通过学校里特殊的语言活动,逐步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完善了自己的个性。

    二、达到自主,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即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在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每个学生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是不同的,老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由议论,有什么感受就说什么感受,这样上课才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的“群言堂”。这样,课堂上就充满了一种“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沸腾的精神生活。”

    我在教《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学生普遍认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最后逃走是不光彩的事,但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南郭先生的逃走,说明他已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表明他还是一点自知之明的精神。”显然,这不符合我们历来的教学思路。该否定他的意见吗?不,这正是他个性的体现,是他真正在动脑分析,在自主学习。我未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乐于探索。这样,学生化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也从另一方面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课后同学们反映,觉得这一课学得很快乐。这正说明他们个性能力被发挥出来了,是在主动地学。

    三、形成自律,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自律。即能够控制自己,能够有效地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和习惯,初步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可刻意设下一些消极因素来干扰学生,下意识地进行训练。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第二段时,该概括段意了,我特意出示了三种段意供学生选择,即“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得靠的不是眼睛”,“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时学生就得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了,他们必须通过独立思考,从第二段的内容,概括段意的要求两方面来进行判断,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干扰,从而作出正确选择。也正是通过这种控制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改造自己的欲望,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

    四、充满自信,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自信,即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潜能,善于改进学习方法,坚信自己能学而有成。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老师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文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一大难题。作文时,同学们往往觉得无材料可写或是不知从何写起,通过屡次尝试失败,往往丧失信心。而我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其实并非无材料可写,而是不会选材,不会观察。因此,我觉得要让学生写好作文,树立信心,就应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气氛、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思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创造自我,发挥个性。

    为此,我作了尝试。一天早晨,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附近的“沿海高速”滨海服务区风景地带周围,领着学生在花草树木间穿行,听一听鸟儿的欢歌,摘一摘地上的小野花,看一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感受一下高速公路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之美。这时我再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写一写《家乡的早晨》。结果出乎意料,学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作文,家乡的早晨那恬静、热闹、和谐的景象,通过同学们各自不同的视角、感受,跃然于他们的笔下。到校评讲作文时,我适时指出了作文的方法,即平时应多看、多想、多记。我还注意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使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

     


    点击次数:55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