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语文课堂 发展学生个性 东盼
开放语文课堂 发展学生个性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东 盼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新课程标准〉〉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开放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指导自我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得法,才能有所获,有所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教师改革传统教学中字字解释、段段解析的教学模式,而是与学生一起制订教学目标。教师问学生:通过学习这课我们打算学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要了解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了解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还有的同学甚至说,通过学习课文能够发挥想象,想象南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接下来,学生围绕自主制订的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小组间展开讨论与探究,从生字新词到课文的阅读理解,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解决。整个课堂以学生学习探究为主,教师只适时进行点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注重从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篇课文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疑问一个接一个:“课题叫太阳,为什么还用那么多文字写它与人类的关系呢?”,“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太阳》一课用一个神话故事开头多累赘呀?”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们又冒出许多新奇的想法:“关于太阳的知识,人类研究了多少年呀?”,“根据课本的内容,我认为课题不该叫‘太阳’,叫‘太阳,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恰当!”“我仍要以‘太阳’为题,但是不讲它与人类的关系,我要重点讲人类关于太阳的新发现。”……课后,学生的作业中有《太阳系知识小报》,有《我的理想》铅笔画,有被改编的《太阳》……一个个创造的火花在闪烁!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能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
三、创造成功机会,提高自主创新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跃的思维依赖于主体的积极性,信赖于主体的求知欲。因而,语文教学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挂图、实物、投影、课件等先进的设备、设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绪,将录相、表演、艺术欣赏引入课堂,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获得成功的机会。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牵牛花》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山坡上的牵牛花,丛林中的野菊,小路边的芙蓉,池塘边的睡莲。一切组合都是那么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最精彩的是当老师问"如果要使这幅画更完美,我们还可以给它加上些什么?"教室里小手林立,个个跃跃欲试,有人说:"画上蓝天白云和初升的太阳,因此在太阳的照射下,花儿才会开得这样艳。"有人说:"在草地上或丛林里,还可以画上茅屋、小亭,使他充满生活气息"……于是教师让同学补画这幅画,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描述,这时,不论哪位同学描述的都比课文内容丰富,语言都比课文有情趣。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刘佛年语)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开放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发挥并培养其个性,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才能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错误得到纠正,有烦脑就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