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张思思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小学校   张思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学中,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师不讲,只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边读边画重点词、句,并想办法弄懂他们,如查字典,问老师等。对于较难的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先在预习时作上记号,然后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既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又增强了学生间的协作精神。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如教学生字时,指出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就行了。对于要分析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学习,让学生学会找出与问题最贴切最有用的材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找资料、比较、综合等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如教学《赵州桥》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法主动去查找各种桥的有关知识。

        三、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能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囊袋”。如教学《不懂就问》时,预习时充分让学生思考,然后提出所有想问的问题。因此学生提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孙中山这么会思考问题,他 后来成为科学家了吗?”虽然提的问题与课文无关,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给学生讲了后来的事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学生的热情都高了起来。

         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学短文《盲人与画》时,先让学生学完短文后给画根据自己的想象涂上色彩。学生一听学习兴趣立刻高涨,很快就将画涂得五颜六色。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涂得好画,有的说;”我的图上是个火红的太阳“。有的说:”我的图上是一幢漂亮的房子,里面住着善良的盲姑娘“。学生的想象真是丰富多彩。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学。

    五、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创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能力的萌芽,在创新的学习中一个学生如不会提高也就不会去创新。问题处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创新。语文教学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设计一些疑问矛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辩证的去思考发现问题,能举一反三提出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讨论,自己寻找答案寻找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可尝试先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统一思路去解决,在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从个别看到一般,以现象透出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另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对问题的探讨与合作,实际操作与思想感情的交流,又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时间,开动脑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