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德:中学生中长跑力量耐力训练的探讨
中学生中长跑力量耐力训练的探讨
◎ 河北承德滦平县巴克什营中心校 高敬德
摘 要: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力量耐力是决定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体能要素之一,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基础。通过对成长中学生运动员身体情况的分析不同阶段的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提出不同的要求与规定。为丰富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 力量耐力 力量训练 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是中长跑运动员重要基础,中长跑运动员的活动均是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作用于地面的反作用力使人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移动,而且中长跑要求运动员长时间不间断连续重复单一动作完成跑的过程,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极为重要。中长跑运动员在中学阶段就要打好力量耐力基础,这对他们成年后的中长跑专项成绩的提高将提供良好力量保障,但我们在中学生的中长跑训练中往往忽略了对中学生阶段的力量耐力发展,我们在进行训练时更多的关注是长距离的各种跑练习,注重的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能力的发展,认为在这一时期重点是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一般耐力),这样易造成中学生中长跑训练的误区,耽误了青少年运动员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打下良好力量耐力基础。本文是从力量耐力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作用、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敏感期、力量耐力训练手段方法、注意事项和训练原则等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为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一、力量耐力训练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作用
1.力量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作用。运动生理学认为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的横断面大小等因素有关。力量训练可以使肌纤维中的毛细血管的开放数量增多,从而使得供给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相应增加,通过肌细胞线粒体数量的增加而使运动肌肉的耐力相应增加。力量训练可以使肌纤维增大,使运动肌肉和结缔组织更为强壮,从而有利于长跑运动员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同时可以改善人体生物因素如柔韧性和机体各器官协调性。
2.耐力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作用。耐力有分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主要是给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耐力不及可以提高内脏的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可以培养中长跑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改进跑的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由于运动时间较长,会出现心肌、呼吸肌疲劳,收缩力下降、痉挛、酸痛等症状,这些疲劳因素与决定力量的耐力因素有直接关系,力量耐力水平高低反映运动员适应比赛战术的能力。
二、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分析
青少年13-15岁岁最大力量进入快速增长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年龄段的力量的增长与体重的增长同步,而且最大力量增长最快,相对力量却增长不大。这时肌肉长度增长比向横度增长要快,因为此时也正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时期。在此阶段,着重发展全身肌肉组织,强度不宜过大,着重发展快速力量。主要采用动力性力量练习。在此敏感期的后期,可适当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加入专项力量练习,同样,负荷不宜过大。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和速度的结合。发展快速力量的实质就是提高神经、肌肉、器官的功能这对中长跑运动员来首尤为重要。快速力量是在一定的重量的负荷下,突出动作速度的要求,因此一般负荷较轻,而动作较快,对于中学生来讲,效果更好。
进行这些负重练习的时候,每做完一组练习就要做加速跑和放松活动,每组的间歇时间为一分钟左右,练习时动作频率要达到学生的极限。如:做完一组半蹲起一后,进行100米的冲刺跑,慢走回来休息1分钟进行下组练习。做完一组全蹲起后,进行的一70米的冲刺跑。同样慢走回来休息1分钟进行下组习。
三、结论
1.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是一种可行的、 比较有效的科学方法。 它符合中学生 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的特点要求。
2.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增强运动员的体质, 特别是耐力素质, 并能为提高本校的训练水平 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3.快速力量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耐力与技术发挥具有非 常重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 对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首先应发展其速度力量能力,一方面为速度核心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也会良好的技术动作作准备,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特别注意。
4.中学生一般训练时间短、年龄小、水平低, 因此,专项力量训练负荷要小,并结合专项技术用力特点,在有一定的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训练,速度力量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肌肉力量和速度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