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对普及实验教学的思考 汪林

    对普及实验教学的思考

    ◎   贵州省剑河县民族高级中学   汪   林

    普及实验教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该活动的全称应该叫普及实验教学活动,目的是改善山区、偏远地方学校实验器材设备,改变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只重视理论,不重视能力培养的现状。“普实”验收最终目的就是推进实验教学的普及程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变“填鸭式”为“探究发现式”,从而营造较好的适宜于学生成长的空间。

    一、具体现状

    众所周知,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是实践性学科。“普实”之前长期的教学中,由于观念的滞后,经济落后,导致设备的不齐,实验条件差。这些课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演示实验成了讲实验,学生抽象接受,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反映在社会上;就是科研理论转化成实际产品的力度十分有限,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意识欠缺。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英语专业的无法流畅的和外国人交流。学化学的不会熟练的操作基本仪器,有的仪器甚至不认识,更谈不上操作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连几个电脑组件都组装不好,体育专业的连起码的做操口令、篮球的基本动作,都不会演示等等。太多了,就在我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就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实在是枚不胜举,俯拾即是。

    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先行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病,书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的严重脱离,刚好和“教育必须和社会劳动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背道而驰。尽管许多的教育专家和有志之士已经深刻的分析并指出来了。但是,他们大多是在一个理论的高度上看待此问题的,对其中的问题只是泛泛而谈,而我在最偏远、经济最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一个贫困县从事教育工作,这些感受会更加真实,对其中的弊端了解更多。

    二、导致实践能力低的原因

    第一、在“普实”之前,由于经费投入少,没有器材可以做实验,设备十分落后。具初步了解,在普及实验教学以前县以下中小学实验设备少得可怜,一般的学校没有正规的实验室和像样的实验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器材可以演示,实验自然就不做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等根本是空谈,大家看书或者听老师讲就行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抽象理论知识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亲自去了解感受,理解的层面和范围都十分的狭小,大脑对于抽象的东西本身就有一定的陌生感和排斥感,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些学科就开始厌倦。即使硬着头皮强制自己学习,但是从效果上、实用上,其实都没有学到扎实的东西。

    第二、在“普实”之前,有的学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导致实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老教师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转变,老认为做实验是浪费时间、精力、财力,做一次实验,耗费不少器材和药品。总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全部掌握就可以了,反正考试又不要学生演示实验。如化学,学生很少进实验室,实验室几乎不开放,也没有专业的实验管理员管理,实验室内盖了很厚的灰尘,有的化学药品早以变质,更谈不上规范化管理了,实验室形同几间库房或者仪器药品成列室。在“普实”之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做过实验,学生对实验非常陌生,最基本的试管、滴管、试管夹都不能规范的使用,有一次我在做演示实验,有位同学发现酒精灯里没有多少酒精了,大声说;“老师;灯里没有油了”。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群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已经高中一年级了竟然把酒精灯当成了家里的煤油灯,这个责任应该谁来负?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应有所思考。

    第三、评价体系的滞后;有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完善起来。高考的指挥棒都没有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关注。尽管英语考试已经加进去了听力环节,高考在某些省份已经设置了对实验操作环节的考察,但这一些都才冉冉起步,和国际化的教育趋势步伐相差甚远。对于全国层次不齐的学校,需要调整的时间还是太长,力度还是相当的大。只要评价体系一天得不到有效的纠正,没有符合实际的操作平台和检测手段,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目前的现状就会继续延续下去。

    三、具体措施

    第一、切实重视实验普及活动;至上而下必须从行动上予以重视,不要走形式主义。尤其是某些思想顽固的学校,“普实”活动检查的时候就让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等检查组的人一走,遇到需要实验的课还是继续看书本。政府必须建立常规的实验制度,不走过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一个学校实验室的运用率和实验操作的普及率作为考核指标,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的督促加强巩固,推进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大面积的提高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普及化。

    第二、评价考核制度必须尽快的完善;各地学校严格按照“普实”检查组的要求结合本校条件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操作考核办法,从制度体系规范目前学生运用能力低下的现状。要着眼长远,而且还要符合本地方的实际,切不可搞一刀切,以免给“普实”造成困惑和阻碍。

    第三、每位教师要对“普实”充分理解和认识;不断加强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多研究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真正把理论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把实验作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另外学校要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实验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对教师在课堂上实验的运用率列入考核指标之一。

    第四、学校对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加强培养和管理;很多学校的实验教师和管理员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都是把年纪大的或者教学水平不理想的调来担任实验教学和管理实验室。学校不重视对这部分教师的管理和培养,而这部分教师因为自己得不到学校重视,就自暴自弃天天混日子。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对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的培养;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他们到发达的地方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制度和“普实”检查组的要求进行考核。实验教师和管理员也要对这个分工有个正确认识,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

    第五、在用人制度上;国家要把人才的实际运用能力放在首位。不要本本主义,空头理论家,纸上谈兵之辈要重新去培养。把文凭和学历放在其次,把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让人们从虚无的光环中解脱出来。倡导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求真务实精神。彻底扭转重文凭而不看其他的用人痹症。


    点击次数:127  发布日期:2018/10/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