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是义教学校内涵发展的内涵 何发

    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是义教学校内涵发展的内涵

    ◎   云南省大理市教师进修学校    何  发

    摘   要:进入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的新时期。我们的党和国家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文章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为背景,学习探究新时代中小学内涵发展与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学校和校长层面在引领教师专业进步中的责任和使命, 对于宣传贯彻《意见》《标准》,提升学校发展的内涵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中小学;内涵发展;管理标准;专业标准;教师发展

    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开启了教师发展的新征程。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管理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的发布实施,加之学科课程《标准》的不断修订,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改革进入了标准时代。《管理标准》反映了教育规律,体现着党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全面指向中小学内涵发展。 结合《管理标准》以及校长、教师专业标准的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我深刻的领会到:强化教师终身学习和引领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中小学内涵发展的内涵,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内涵是影响学校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的决定因素,必将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管理标准》指向新时代中小学内涵发展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管理标准》指向新时代中小学内涵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管理标准》为义务教育学校治校办学指明了方向,目标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个方向就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

    二是《管理标准》为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给予了理念引领和指导,提出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和谐美丽、充满活力; 依法办学、科学治理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不仅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还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高度浓缩,是引领和指导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基本理念。

    三是《管理标准》的内容框架体系由“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6项管理职责、22条管理任务和88条具体的管理要求构成。这个内容框架体系基本涵盖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指向新时代中小学内涵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细化了的、操作性强的、便于监测的学校内涵发展指标体系。

    在学校层面学习理解、对标研判和整改落实《管理标准》意义重大。一方面,《管理标准》是诊断和评估学校发展现状的依据,对标研判可以全面了解学校发展起点,找到学校发展的核心优势,随时把握住学校发展态势。另一方面,《管理标准》是规划学校发展、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质内涵的底线要求。学校和校长可以依据《管理标准》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制度体系, 用制度保障学校向内涵提升的方向发展。

    二、《意见》开启教师专业发展新征程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师是根本的根本。教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职业具有特殊重要性。 在互联网+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管理标准》等等背景下,要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必须以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做支撑。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王定华司长在《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一文中全面阐释了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指出:教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推动基础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是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内涵。没有教师的内涵发展,一个学校要提升教育品质实现内涵发展是不可能的。

    那么,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教师?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意见》第三部分第10条提出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我的学习探究体会,一是政治素养高,《意见》中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二是传统文化素养高,《意见》提出要强化教师的“三笔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三是专业素质能力高,对此《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基本要求;四是创新素养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体现了这个成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增加了核心素养提升的根本要求。核心素养提醒我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培训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义务教育学校肩负着引领教师专业进步的国家使命

    《管理标准》和2013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都把引领教师专业进步列为义务教育学校和校长的重要管理职责, 因此校长应该责无旁贷的担当起“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标准》提出了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三项管理任务和14条具体管理内容。学校和校长层面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抓好“三个引领”:一是用新思想引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二是价值观引领,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标准引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争做“四有”好老师,担当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第二要务,是始终注重教师能力提高。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科教学能力、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育能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应用能力,等等。第三要务,是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学校和校长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档案,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二是支持教师参加必要的培训,按政策规定落实培训经费和培训要求;三是重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进步中的基础作用;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总之,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实现区域均衡之后,就是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在教师。新时代开启了教师发展的新征程,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样,对教师队伍建设如此高度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如此高的期待和要求:放弃终身学习,就被淘汰;没有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就会落伍。朱永新说:未来是能者为师的时代。引领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是中小学校必须担当的国家使命,不论学校、校长还是教师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增强《标准》意识,坚守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和底线要求,引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迈向新境界,换发新气象,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龚孝华,于慧,谈心.校长六大专业能力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4.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人民教育,2018(34):713.

    [3]王定华.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J】.人民教育,2017(1516):1618.

    [4]李帆,程路,冀晓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突破点【J】.人民教育,2018(24).

    [5]施久铭.当核心素养来敲门,学校准备好了吗【J】.人民教育,2016(24).


    点击次数:166  发布日期:2018/10/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